作者:
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陆行载车,水行载舟",我国早在原始社会后期就已广泛运用舟楫,浙江余姚河姆渡遗址出土的木桨、萧山跨湖桥遗址相当完整的独木舟……为联系自然河流,为尽量发挥舟楫的作用,我国古代先民们还开凿了运河,但我国最早开凿的运河已无从查考. 人类开凿运河源远流长 《水经·济水注》曰:相传西周穆王时期(约公元前11—前10世纪),受封于淮河流域的徐偃王曾谋求开凿运河,"欲舟行上国,乃沟通陈、蔡之间".后来他是否将设想变为行动则不得而知.根据目前可查到的文献记载,我国最早的运河是约在商朝后期开凿的"太伯渎",太伯渎位于今江苏无锡、苏州两市之间,是吴太伯率领当地百姓开挖的"长八十七里(43500米)、宽十二丈(40米)"的河道,呈东西向穿越当地的梅村镇.这条用以灌溉和行舟的运河,经后世多次补缀、疏浚至今尚存,已有3000多年的历史.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运河:人类创造的伟大工程
来源期刊 科学24小时 学科
关键词
年,卷(期) 2021,(3) 所属期刊栏目 品·文苑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48-49
页数 2页 分类号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2021(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科学24小时
月刊
1002-7394
33-1072/N
16开
杭州市西湖文化广场省科技馆东门办公区6楼
32-20
1980
chi
出版文献量(篇)
6442
总下载数(次)
6
总被引数(次)
683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