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刘慈欣曾经指出,种族形象和世界形象是科幻对文学的独特贡献.前者即人类之外其他智慧种族(含进入外太空的不同人类群客)的整体形象,后者指"不同的星球和星系","平行宇宙中的不同分支","运行于计算机内存中的虚拟世界",等等.1这一论述富有启发,不过揆诸科幻小说尤其是刘慈欣自己的创作,则不够深入.
推荐文章
20世纪英语世界文学与电影比较研究之历程及启示
比较艺术学
英语世界
文学与电影
忠实度
电影改编
奥尔加·托卡尔丘克获诺贝尔文学奖对世界文学市场的启示
奥尔加·托卡尔丘克
诺贝尔文学奖
世界文学市场
全球文学民主观
中国科幻文学的发展——基于《三体》的思考
《三体》
中国科幻文学
科普推广
文化传播
歌德的“世界文学”思想与中国传统儒家文化发展的可能性
歇德
世界文学
可能性
网络文学
儒家思想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作为世界文学的科幻文学
来源期刊 文艺理论与批评 学科
关键词
年,卷(期) 2021,(4) 所属期刊栏目 笔谈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66-70
页数 5页 分类号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2021(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文艺理论与批评
双月刊
1002-9583
11-1581/J
16开
北京朝阳区惠新北里甲1号
82-205
1986
chi
出版文献量(篇)
2847
总下载数(次)
3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