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评价不同质量浓度的5-氟尿嘧啶联合曲安奈德治疗瘢痕疙瘩的临床效果。方法:2018年3月—2019年3月,将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协和医院整形外科接诊的29例患者31个瘢痕疙瘩、平潭综合实验区医院皮肤科接诊的11例患者20个瘢痕疙瘩、福州市仓山迪娅医疗美容门诊部接诊的9例患者9个瘢痕疙瘩纳入此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其中男27例、女22例,年龄(30±9)岁。将瘢痕疙瘩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低质量浓度组(19个瘢痕疙瘩,17例患者)、中质量浓度组(21个瘢痕疙瘩,19例患者)、高质量浓度组(20个瘢痕疙瘩,17例患者),分别采用质量浓度为0.5、5.0、12.5 mg/mL的5-氟尿嘧啶联合曲安奈德注射治疗,每4周注射1次,共3次。首次治疗前及末次治疗后3个月,采用温哥华瘢痕量表(VSS)评价瘢痕疙瘩外观、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定瘢痕疙瘩疼痛和瘙痒程度,并计算治疗前后的评分差值。末次治疗后6个月,采用疗效满意度评价量表行患者疗效满意度评分。记录治疗期间不良反应。末次治疗后1年随访,统计瘢痕疙瘩复发率。对数据行 χ2检验、单因素方差分析、配对样本 t检验、LSD- t检验、Wilcoxon秩和检验、Kruskal-Wallis秩和检验、Fisher确切概率法检验。 结果:首次治疗前,3组瘢痕疙瘩外观VSS评分相近( F=0.039, P>0.05);末次治疗后3个月,低质量浓度组瘢痕疙瘩外观VSS评分明显高于中质量浓度组及高质量浓度组( t=2.267、4.086, P<0.05或 P<0.01)。末次治疗后3个月,低质量浓度组、中质量浓度组、高质量浓度组瘢痕疙瘩外观VSS评分均较首次治疗前明显降低( t=18.222、44.272、22.523, P<0.01)。低质量浓度组瘢痕疙瘩治疗前后外观VSS评分差值明显低于中质量浓度组与高质量浓度组( t=-4.096、-6.357, P<0.01),中质量浓度组瘢痕疙瘩治疗前后外观VSS评分差值明显低于高质量浓度组( t=-2.368, P<0.05)。首次治疗前,3组瘢痕疙瘩疼痛和瘙痒VAS评分相近( χ2=0.149, P>0.05);末次治疗后3个月,低质量浓度组瘢痕疙瘩疼痛和瘙痒VAS评分明显高于中质量浓度组及高质量浓度组( Z=2.191、4.386, P<0.05或 P<0.01),中质量浓度组瘢痕疙瘩疼痛和瘙痒VAS评分明显高于高质量浓度组( Z=2.276, P<0.05)。末次治疗后3个月,中质量浓度组和高质量浓度组瘢痕疙瘩疼痛和瘙痒VAS评分均较首次治疗前明显降低( Z=-3.904、-3.844, P<0.01)。低质量浓度组瘢痕疙瘩治疗前后疼痛和瘙痒VAS评分差值明显低于中质量浓度组与高质量浓度组( Z=-4.265、-6.104, P<0.01)。末次治疗后6个月,高质量浓度组瘢痕疙瘩对应患者疗效满意度评分为(88±8)分,明显高于中质量浓度组的(76±8)分和低质量浓度组的(60±8)分( t=-3.820、-6.675, P<0.01),中质量浓度组瘢痕疙瘩对应患者疗效满意度评分明显高于低质量浓度组( t=-2.984, P<0.05)。3组瘢痕疙瘩治疗期间仅疼痛差异明显( P<0.01)。末次治疗后1年随访,高质量浓度组瘢痕疙瘩复发率明显低于低质量浓度组( χ2=8.313, P<0.01),中质量浓度组瘢痕疙瘩复发率与低质量浓度组、高质量浓度组相近( χ2=3.536、0.577, P>0.05)。 结论:高质量浓度的5-氟尿嘧啶联合曲安奈德治疗瘢痕疙瘩后,症状改善明显,患者治疗满意度增加,无明显不良反应且疗效持久,较中、低质量浓度的5-氟尿嘧啶整体效果好,值得临床推广。
推荐文章
5-氟尿嘧啶联合曲安奈得治疗翼状胬肉的护理配合
翼状胬肉
局部注射
5-氟尿嘧啶
曲安奈得
护理配合
氟尿嘧啶配伍曲安奈德治疗瘢痕疙瘩46例
瘢痕疙瘩/药物疗法
氟尿嘧啶/治疗应用
曲安奈德/治疗应用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不同质量浓度5-氟尿嘧啶联合曲安奈德治疗瘢痕疙瘩的多中心前瞻性随机对照临床研究
来源期刊 中华烧伤杂志 学科
关键词 瘢痕疙瘩 氟尿嘧啶 曲安奈德 多中心 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
年,卷(期) 2021,(5) 所属期刊栏目 论著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437-445
页数 9页 分类号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10.3760/cma.j.cn501120-20200315-00168
五维指标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337)
共引文献  (355)
参考文献  (33)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00(5)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4)
1965(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72(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8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5(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96(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7(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98(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9(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200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1(7)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7)
2002(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2003(7)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7)
2004(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2005(1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2)
2006(2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0)
2007(19)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9)
2008(10)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9)
2009(14)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3)
2010(1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4)
2011(1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3)
2012(18)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8)
2013(20)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9)
2014(29)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9)
2015(2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1)
2016(19)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16)
2017(28)
  • 参考文献(4)
  • 二级参考文献(24)
2018(49)
  • 参考文献(10)
  • 二级参考文献(39)
2019(26)
  • 参考文献(6)
  • 二级参考文献(20)
2020(3)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0)
2021(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21(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瘢痕疙瘩
氟尿嘧啶
曲安奈德
多中心
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华烧伤杂志
月刊
1009-2587
50-1120/R
大16开
重庆市沙坪坝区高滩岩正街
78-131
1985
chi
出版文献量(篇)
4698
总下载数(次)
6
总被引数(次)
28053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