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温泉地下水同位素特征对确定断裂带地下水来源、循环过程和断裂带活动性至关重要.为了确定青藏高原东缘温泉的地下水同位素特征和流体来源,本研究采集了鲜水河-安宁河断裂带上温泉水、冷泉水、河流和积雪融水等样品,进行了氢氧稳定同位素和水化学组分测定,并进行了同位素特征的对比研究.分析结果表明,温泉水体δ18O变化范围为-19.04‰~-12.71‰,平均值为-16.42‰;δ2H变化范围为-144.07‰~-88.63‰,平均值为-122.37‰.河水的δ18O变化范围为-15.90‰~-10.85‰,平均值为-13.86‰;δ2H变化范围为-118.21‰~-71.12‰,平均值为-98.99‰.康定冷泉δ18O和δ2H分别为-13.66‰和-106.74‰.道孚积雪融水的δ18O和δ2H分别为-10.27‰和-65.41‰.不同类型水体样品氢氧稳定同位素组成主要分布在全球和区域大气降水线上,表明了大气降水成因,缺少明显的氧同位素漂移特征.不同类型水体同位素值差异较大,显示出温泉与河水、积雪融水之间补给来源的不一致性.温泉同位素值具有明显的同位素高程效应,鲜水河-安宁河断裂带上氧同位素高程效应为-0.23‰/100m,氢同位素高程效应为-1.95‰/100m.温泉氧同位素漂移与相关离子比值、Na-K-Mg三角图、Li和Sr元素等指标表明研究区域大部分温泉的水岩作用强度弱.氢氧稳定同位素特征、水岩作用特征和循环深度揭示出温泉的成因为远距离大气降水运移补给地下水,地下水在地下热储层加热后通过断裂上升到地表形成温泉,这为认识青藏高原东缘地热水循环、断裂带活动性与演化特征提供了依据.
推荐文章
安宁河-则木河断裂带地震视应力研究
布伦位错模式
震源参数
拐角频率
应力降
视应力
安宁河-则木河断裂带
大凉山断裂带与安宁河-则木河断裂带的地震活动性分析
大凉山断裂带
安宁河断裂带
地震活动性
b值
安宁河断裂带晚第四纪活动的基本特征及强震危险性分析
安宁河断裂带
活动断裂
晚第四纪
强震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四川鲜水河-安宁河断裂带温泉氢氧稳定同位素特征
来源期刊 岩石学报 学科
关键词 鲜水河-安宁河断裂带 温泉 氢氧稳定同位素 补给来源 高程效应 循环深度 青藏高原东缘
年,卷(期) 2021,(2)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589-598
页数 10页 分类号 P592|P597.2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10.18654/1000-0569/2021.02.16
五维指标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254)
共引文献  (133)
参考文献  (29)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6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61(5)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4)
196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7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7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78(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7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1(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82(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3(7)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6)
1984(4)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2)
1985(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86(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87(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88(5)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4)
1989(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0(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91(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2(6)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6)
1993(8)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8)
1994(5)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4)
1995(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96(5)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4)
1997(8)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8)
1998(5)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3)
1999(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0(1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2)
2001(7)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7)
2002(9)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9)
2003(7)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7)
2004(1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0)
2005(1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0)
2006(18)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7)
2007(11)
  • 参考文献(4)
  • 二级参考文献(7)
2008(9)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8)
2009(1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3)
2010(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2011(5)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4)
2012(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2013(1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0)
2014(9)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8)
2015(1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0)
2016(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2017(14)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11)
2018(1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10)
2019(4)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3)
2020(6)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3)
2021(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鲜水河-安宁河断裂带
温泉
氢氧稳定同位素
补给来源
高程效应
循环深度
青藏高原东缘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岩石学报
月刊
1000-0569
11-1922/P
大16开
北京市朝阳区北土城西路19号
8-33
1985
chi
出版文献量(篇)
5081
总下载数(次)
3
总被引数(次)
149596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