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建立一种新型体外溶血检测技术,检测血清中处于低水平的血型抗体.方法:取33份分离后的患者单个核细胞用自体血浆重悬后,与本研究的溶血检测体系反应,通过Hb胶体金试纸条进行定性检测,然后与盐水法和凝胶卡法的间接抗人球蛋白检测结果比较,通过SPSS 19.0非参数检测(Mann-WhitneyTest)对数据统计分析.结果:新型溶血技术与盐水法和凝胶卡法的间接抗人球蛋白检测相比,新型溶血技术对不同性质不规则抗体(IgG/IgM型)检出率高于盐水法和凝胶法.针对不同种类(Rh、MNSs、Duffy、Kidd、Lewis及JMH系统和自身抗体)的不规则抗体,该技术检出率高于其他两种方法(P<0.05).结论:新型体外溶血检测技术提高了检测灵敏度,有效检出各种不规则抗体,避免反复输血患者的溶血性输血反应,保障输血安全.
推荐文章
一种新型交通检测装置--视频车辆检测系统
车辆检测器
模式识别
图像处理
一种新型高精度钢板超声检测系统的应用
超声波检测系统
分层缺陷
非分层缺陷
纵波探头
横波探头
检测盲区
通道
模块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一种新型体外溶血检测技术的建立及应用
来源期刊 暨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与医学版) 学科
关键词 抗原 抗体 红细胞 输血 溶血
年,卷(期) 2021,(3)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320-324
页数 5页 分类号 R446.1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10.11778/j.jdxb.2021.03.013
五维指标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29)
共引文献  (19)
参考文献  (12)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3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4(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0(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11(6)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6)
2012(6)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6)
2013(4)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3)
2015(3)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6(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7(5)
  • 参考文献(5)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8(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9(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21(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抗原
抗体
红细胞
输血
溶血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暨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与医学版)
双月刊
1000-9965
44-1282/N
16开
广州市石牌暨南大学
1936
chi
出版文献量(篇)
3168
总下载数(次)
6
总被引数(次)
18800
  • 期刊分类
  • 期刊(年)
  • 期刊(期)
  • 期刊推荐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