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 研究乳腺癌腋窝淋巴结的动态对比增强磁共振成像(DCE-MRI)影像组学特征对诊断其转移状态的价值.方法 回顾性选取67例经术后病理确诊乳腺癌且经腋窝淋巴结清扫存在3枚及以上腋窝淋巴结转移患者.每个患者选取乳腺癌同侧的最大可评价腋窝淋巴结作为转移性淋巴结组,选取同一患者对侧的可评价最大淋巴结作为非转移性淋巴结对照组.将所有MRI原始数据输入Omni-Kinetics后处理软件,经手动3D分割淋巴结,并基于药物动力学模型对分割的病灶进行全体素分析,自动生成全淋巴结内的药物动力学参数(Ktrans,Kep,Vp)和每个参数对应的直方图分布特征(共22个特征),以及增强后第一期的增强纹理特征(共75个特征).采用配对非参数检验比较转移淋巴结组和对照组间各影像组学特征差异.采用拉索回归分析筛选对转移性淋巴结诊断最有价值的特征,使用线性判别分析和留一交叉验证法分析这些影像组学特征对转移性淋巴结的判别诊断能力,采用受试者曲线分析评价判别模型的诊断效能.结果 配对非参数检验结果显示,转移性淋巴结组与对照组间,分别有6个(6/22)药物动力学参数及直方图特征和53个(53/75)增强后动态纹理特征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经过拉索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排列前4位的转移性淋巴结组和对照组间有差异的特征都是增强纹理特征.线性判别分析结果显示,基于腋窝淋巴结的影像组学特征对转移性腋窝淋巴结的判别准确性达到90%(60/67),对应的曲线下面积达到0.987(P=0.000).结论 乳腺癌腋窝淋巴结基于药物动力学模型DCE-MRI上的影像组学特征对诊断其转移状态具有很好的价值.
推荐文章
MSCT与DCE-MRI对乳腺癌腋窝淋巴结转移术前评估的价值
多层螺旋CT
动态增强磁共振成像
乳腺癌
腋窝淋巴结转移
评估
乳腺癌DCE-MRI定量参数及IVIM评估腋窝淋巴结转移的价值分析
乳腺癌
动态增强磁共振
体素内不相干运动扩散成像
腋窝淋巴结
实时组织弹性成像对乳腺癌腋窝淋巴结转移的诊断价值评估
实时组织弹性成像
腋窝淋巴结
乳腺癌
转移
诊断
乳腺癌前哨淋巴结MRI研究进展
乳腺肿瘤
前哨淋巴结
磁共振成像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乳腺癌腋窝淋巴结的DCE-MRI影像组学特征对诊断其转移状态价值的初步研究
来源期刊 临床放射学杂志 学科
关键词 乳腺肿瘤 淋巴结转移 磁共振成像 影像组学
年,卷(期) 2021,(3) 所属期刊栏目 乳腺影像学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442-447
页数 6页 分类号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30)
共引文献  (7)
参考文献  (24)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98(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0(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7(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9(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0(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11(4)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3)
2012(3)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4(5)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3)
2015(7)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5)
2016(7)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4)
2017(5)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3)
2018(5)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3)
2019(6)
  • 参考文献(6)
  • 二级参考文献(0)
2020(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21(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乳腺肿瘤
淋巴结转移
磁共振成像
影像组学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临床放射学杂志
月刊
1001-9324
42-1187/R
大16开
湖北省黄石杭州路23-22号
38-57
1982
chi
出版文献量(篇)
11720
总下载数(次)
27
总被引数(次)
64701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