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Ad hoc网络是一种无中心的自组织网络,由于用户能量受限当信噪比较低时有效用户识别的可靠性和信道安全性下降.该文针对这个问题提出一种联合有效用户识别与信道安全编译码方法.将发送用户的正交地址码与接收用户的伪随机地址码异或产生基于发送用户与接收用户的有效用户识别码.为提高信道安全性以信道安全码作为密钥加密有效用户识别码得到正交随机安全序列.为实现扩频并提高传输效率将发送数据以6 bit信息作为一个符号进行分组,将每个符号与一个正交随机安全序列对应.接收用户采用基于子空间的方法处理接收信号,通过建立判决模型识别有效用户.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与已有方法相比,当有效用户识别的漏警概率为10–3时信噪比增益改善1.6 dB.
推荐文章
基于多信道Ad Hoc网络的WDSCN的设计
多信道
Ad Hoc
WDSCN
IP2022
nRF905
基于FPGA的信道编译码系统设计
信号处理
编码
译码
FPGA
动态Ad hoc网络关键节点识别
关键节点
Ad hoc网络
动态拓扑
网络连通性
最短距离
Ad HOC网络的安全
无线移动自组网
网络安全
安全路由协议
认证
密钥交换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基于Ad hoc网络的联合有效用户识别与信道安全编译码方法
来源期刊 电子与信息学报 学科 工学
关键词 Adhoc网络 联合编译码方法 有效用户识别 信道安全
年,卷(期) 2021,(2) 所属期刊栏目 论文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380-387
页数 8页 分类号 TN918.91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10.11999/JEIT190644
五维指标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27)
共引文献  (4)
参考文献  (11)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8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8(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1(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4(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8(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9(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0(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3(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4(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5(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16(8)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8)
2017(6)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6)
2018(3)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9(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21(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Adhoc网络
联合编译码方法
有效用户识别
信道安全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电子与信息学报
月刊
1009-5896
11-4494/TN
大16开
北京市北四环西路19号
2-179
1979
chi
出版文献量(篇)
9870
总下载数(次)
11
总被引数(次)
95911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