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碳捕集与封存(Carbon Capture and Storage,CCS)技术作为缓解全球气候变暖、减少CO2排放的有效路径之一,其潜力评估至关重要.目前CCS技术主要包括CO2强化石油(天然气)开采封存技术、CO2驱替煤层气封存技术以及咸水层CO2封存技术3类.各类封存技术利用了不同的封存机制,其潜力评估方法也略有差别.油气藏封存和咸水层封存主要利用了构造圈闭储存、束缚空间储存、溶解储存、矿化储存等封存机制,煤层气封存主要利用了吸附封存机制.国内外学者和机构针对各类封存技术提出了相应的计算方法,依据其计算原理可归纳为4类:物质平衡封存量计算法、有效容积封存量计算法、溶解机制封存量计算法以及考虑多种捕获机制的综合封存量计算法.通过对各类经典方法及其计算原理进行综述,剖析潜力封存量计算方法的内涵原理和应用场景,分析了CO2地质封存潜力评价方法在实际应用中面临的问题,有助于提升我国的CCS潜力评价质量.
推荐文章
咸水层CO2地质封存测井资料评价研究进展
综述
咸水层
地层水矿化度
测井方法
CO2地质封存
解释评价
CO2地质储存潜力与适宜性评价编图方法研究
CO2
CO2地质储存
潜力与适宜性
单因子
咸水层CO2地质封存泄漏监测的示踪剂优选
二氧化碳
地质封存
泄漏监测
气体示踪剂
六氟化硫
配伍性
CO2地质利用与封存的关键技术清单
CO2地质利用与封存
技术分类与评估
场地表征与筛选
监测技术
场地风险评估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国内外CO2地质封存潜力评价方法研究现状
来源期刊 中国地质调查 学科
关键词 CO2地质封存 主流技术 封存机制 潜力评价方法
年,卷(期) 2021,(4) 所属期刊栏目 技术方法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01-108
页数 8页 分类号 X14|X196|P618.130.2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10.19388/j.zgdzdc.2021.04.11
五维指标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110)
共引文献  (130)
参考文献  (29)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92(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3(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7(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0(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3(5)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4(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5(8)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7)
2006(10)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9)
2007(9)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7)
2008(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1)
2009(15)
  • 参考文献(4)
  • 二级参考文献(11)
2010(9)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7)
2011(7)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6)
2012(9)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7)
2013(6)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3)
2014(6)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4)
2015(10)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8)
2016(6)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5)
2017(6)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5)
2018(6)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5)
2019(3)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1)
2021(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CO2地质封存
主流技术
封存机制
潜力评价方法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国地质调查
双月刊
2095-8706
10-1260/P
大16开
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2014
chi
出版文献量(篇)
569
总下载数(次)
0
总被引数(次)
1267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