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以大凌河流域为例,从自然与人为因素的角度构建生态脆弱性评价体系,对各参评因子权重利用AHP法求解,并应用不同分类法借助GIS软件综合评价流域生态脆弱性.结果表明:流域生态脆弱性存在明显的空间分布特征,从下游至上游其脆弱性逐步增强,为减轻流域生态脆弱程度,要对脆弱区因地制宜地实施保护和治理措施.
推荐文章
延河流域生态环境脆弱性评价及其特征分析
延河流域
生态环境脆弱性
空间主成分分析
遥感
地理信息系统
大凌河流域径流演变规律分析
大凌河流域
径流
演变规律
基于GIS的淮河流域桐柏-大别山区生态脆弱性评价
生态脆弱性
空间主成分分析
GIS
淮河流域桐柏-大别山区
汾河流域景观格局脆弱性时空分异特征
景观格局脆弱度
时空分布
空间自相关
汾河流域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大凌河流域生态脆弱性评价及其空间变化特征研究
来源期刊 水利技术监督 学科 地球科学
关键词 分类法 AHP法 生态脆弱性 空间变化 大凌河流域
年,卷(期) 2021,(2) 所属期刊栏目 理论研究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90-95
页数 6页 分类号 X171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008-1305.2021.02.026
五维指标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163)
共引文献  (224)
参考文献  (18)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8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8(6)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6)
1999(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0(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1(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2(9)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9)
2003(1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2)
2004(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5(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2006(8)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8)
2007(17)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7)
2008(1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2)
2009(9)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8)
2010(9)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8)
2011(9)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8)
2012(7)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6)
2013(11)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8)
2014(9)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8)
2015(10)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8)
2016(1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1)
2017(14)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3)
2018(5)
  • 参考文献(5)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9(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21(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分类法
AHP法
生态脆弱性
空间变化
大凌河流域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水利技术监督
双月刊
1008-1305
11-3918/TV
大16开
北京德外六铺炕北小街2-1号
1993
chi
出版文献量(篇)
4348
总下载数(次)
9
总被引数(次)
11597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