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黑龙江杂岩主要出露在佳木斯地块西缘,沿牡丹江断裂分布,为佳木斯地块与松嫩地块拼合过程中形成的构造混杂岩.杂岩以强烈变形的长英质糜棱岩为主体,其中含有大量具洋壳性质的超基性岩、变基性熔岩(蓝片岩)及变硅质岩和大理岩等岩块或岩片.对出露于黑龙江省东部牡丹江地区的长英质糜棱岩进行了锆石LA-ICP-MS研究.获得两组206Pb/238U年龄数据,其加权平均年龄分别为509.4±7.1 Ma(n=9,MSWD=1.3)和269±1.9 Ma(n=22,MSWD=0.93).其中最老2420和2459 Ma锆石年龄的出现,表明杂岩中有来自古元古界古老物质;509 Ma左右是佳木斯地块中麻山群的高级变质和花岗质岩浆作用年龄;约269 Ma年龄说明黑龙江杂岩变形基质形成于晚二叠世之后,可能与晚古生代古亚洲洋闭合事件相关.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牡丹江地区黑龙江杂岩锆石U-Pb年代学特征及地质意义
来源期刊 地质与资源 学科
关键词 黑龙江杂岩 碎屑锆石年龄 晚二叠世 佳木斯地块 牡丹江地区
年,卷(期) 2021,(4) 所属期刊栏目 区域地质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405-413
页数 9页 分类号 P597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10.13686/j.cnki.dzyzy.2021.04.001
五维指标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126)
共引文献  (394)
参考文献  (28)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73(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83(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86(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8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8(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1989(7)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5)
1990(6)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5)
1991(8)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6)
1992(7)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5)
1993(4)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3)
1994(6)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6)
1995(6)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5)
1996(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97(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199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9(5)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0(10)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8)
2001(13)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10)
2002(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3(7)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5)
2004(5)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5(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2006(9)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8)
2007(7)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5)
2008(1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2)
2009(11)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8)
2010(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6(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21(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黑龙江杂岩
碎屑锆石年龄
晚二叠世
佳木斯地块
牡丹江地区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地质与资源
双月刊
1671-1947
21-1458/P
大16开
辽宁省沈阳市皇姑区黄河北大街280号
1992
chi
出版文献量(篇)
1698
总下载数(次)
1
总被引数(次)
8243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