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水下弱光环境是水生态系统沉水植被恢复面临的常见问题,因此研究沉水植物在弱光胁迫下的适应性是必要的.本研究以云南大理州洱海南部重度退化的湖区(惯称湖心平台,曾分布有大面积沉水植物)作为实验地点,选取4种沉水植物——苦草(Vallisneria natans)、轮叶黑藻(Hydrilla verticillata)、穗花狐尾藻(Myriophyllum spicatum)、竹叶眼子菜(Potamogeton wrightii)作为研究对象,开展原位盆栽实验,通过比较4种沉水植物的生长情况来选取潜在的目标物种,为洱海湖心平台沉水植被恢复提供科学依据.结果 表明:1)水下弱光环境对4种沉水植物生长均造成胁迫,生物量和株高显著性降低,物种间的相对生物量差异表现为:苦草和竹叶眼子菜>轮叶黑藻和穗花狐尾藻,相对株高差异表现为:苦草>竹叶眼子菜>穗花狐尾藻>轮叶黑藻;2)生理特征方面,苦草、穗花狐尾藻和竹叶眼子菜有相似的胁迫反应,均表现为:氮(N)和游离氨基酸含量均升高,碳氮比(C∶N比)、可溶性糖含量与淀粉含量均下降,仅苦草的叶绿素含量升高,而轮叶黑藻的生理胁迫反应表现为:氨基酸含量下降,可溶性糖和淀粉含量升高;3)四者最终存活率为:苦草>竹叶眼子菜>穗花狐尾藻>轮叶黑藻,且苦草相对生物量和相对株高高于其他3种植物.以上原位实验结果表明,与其他3种植物相比,苦草更能适应湖心平台的水下弱光环境,可考虑作为湖心平台沉水植被恢复的目标物种.
推荐文章
白桦幼苗对不同光环境的形态适应性响应
白桦幼苗
森林光环境
形态
生物量
生物量分配
9种沉水植物的耐盐性比较
沉水植物
水培
耐盐性
相对生长速率
四种热带雨林树种幼苗比叶重,光合特性和暗呼吸对生长光环境的适应
光适应
可塑性
比叶重
光合特性
呼吸速率
热带雨林树种
福建圆形土楼光环境的生态适应性
圆形土楼
传统民居
生态适应性
光环境
福建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洱海四种沉水植物对弱光环境的适应性比较
来源期刊 湖泊科学 学科
关键词 水生植被恢复 弱光适应 沉水植物 洱海
年,卷(期) 2021,(4)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论文——水生态与生物多样性保育|Research papers—Freshwater ecology and biodiversity conservation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196-1208
页数 13页 分类号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10.18307/2021.0418
五维指标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516)
共引文献  (635)
参考文献  (45)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4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4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54(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55(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63(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6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7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7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76(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77(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78(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79(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80(5)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4)
198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4(5)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3)
1985(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86(5)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4)
1987(6)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6)
1988(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1989(10)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9)
1990(9)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9)
1991(1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0)
1992(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1993(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1)
1994(1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2)
1995(9)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9)
1996(17)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15)
1997(15)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13)
1998(1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2)
1999(18)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16)
2000(1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5)
2001(24)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3)
2002(25)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23)
2003(25)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22)
2004(29)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27)
2005(2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0)
2006(30)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28)
2007(34)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32)
2008(24)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3)
2009(18)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7)
2010(20)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17)
2011(20)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9)
2012(20)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18)
2013(12)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9)
2014(4)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3)
2015(6)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5)
2016(18)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16)
2017(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1)
2018(18)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8)
2019(6)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6)
2020(3)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1)
2021(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水生植被恢复
弱光适应
沉水植物
洱海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湖泊科学
双月刊
1003-5427
32-1331/P
小16开
南京市北京东路73号
28-201
1919
chi
出版文献量(篇)
2578
总下载数(次)
5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