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硒是动物体必需微量元素之一,水体沉积物中无机硒主要以Se(Ⅳ)和Se(Ⅵ)形态存在,而目前有关无机硒对底栖动物的生物效应研究较为匮乏.本实验以典型底栖动物霍甫水丝蚓(Limnodrilus hoffmeisteri)为研究对象,通过测定抗氧化、神经和消化系统中生化指标的变化,分析了暴露浓度(2~40μg·g-1)、暴露时间(2周和2个月)和硒价态(Se(Ⅳ)和Se(Ⅵ))对其生物效应的影响.结果显示,脂质过氧化水平(以TBARS含量表示)在暴露2周和2个月后,均未受到硒价态的影响,但是暴露2周后,在5μg·g-1组有一升高峰值,而暴露2个月后,在5μg·g-1组有一降低峰值.抗氧化酶活性在暴露2周后,受到硒价态显著影响,Se(Ⅳ)导致3种抗氧化酶活性逐渐升高并在20μg·g-1达到平衡,而Se(Ⅵ)在5μg·g-1即造成抗氧化酶活性升高,并随浓度的升高恢复到对照组水平;暴露2个月后,抗氧化酶未受到硒价态影响,过氧化氢酶(CAT)活性在5μg·g-1浓度附近有一降低峰值,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在5μg·g-1浓度附近有一升高峰值,而谷胱甘肽硫转移酶(GST)活性没有变化.乙酰胆碱酯酶(AChE)活性受到硒价态影响较小,暴露2周后只有5μg·g-1 Se(Ⅳ)导致AChE酶活性升高,而暴露2个月后,随着浓度升高Se(Ⅳ)和Se(Ⅵ)均导致AChE酶活性降低.α-葡糖苷酶(α-Glu)活性仅在5μg·g-1暴露组升高,且受到暴露时间和价态差异的影响.研究表明,硒的暴露浓度、时间和硒价态显著影响硒的生物效应,这为阐明沉积物中无机硒对底栖无脊椎动物生物效应及机制提供了基础数据.
推荐文章
霍甫水丝蚓(Limnodrilus hoffmeisteri)扰动对表层沉积物细菌群落结构和多样性的影响
生物扰动
细菌群落结构
多样性
末端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
氨氧化细菌
霍甫水丝蚓(Limnodrilus hoffmeisteri)环境监测与生态修复效应研究进展
霍甫水丝蚓
指示生物
污染监测
生物修复
环境学效应
水丝蚓对太湖沉积物有机磷组成及垂向分布的影响
生物扰动
有机磷
沉积物
水丝蚓
霍甫水丝蚓(Limnodrilus hoffmeisteri)扰动对表层沉积物细菌群落结构和多样性的影响
生物扰动
细菌群落结构
多样性
末端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
氨氧化细菌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沉积物中无机硒对霍甫水丝蚓的生物效应研究
来源期刊 生态毒理学报 学科
关键词 无机硒 底栖生物 氧化损伤 神经系统 消化系统
年,卷(期) 2021,(3) 所属期刊栏目 专论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208-217
页数 10页 分类号 X171.5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10.7524/AJE.1673-5897.20200804001
五维指标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362)
共引文献  (92)
参考文献  (37)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6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7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7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7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2(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8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5(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198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7(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8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9(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1(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9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3(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4(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95(9)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9)
1996(1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5)
1997(1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2)
1998(10)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9)
1999(10)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9)
2000(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1)
2001(21)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19)
2002(1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2)
2003(17)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7)
2004(25)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4)
2005(1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4)
2006(17)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15)
2007(16)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5)
2008(27)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6)
2009(24)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3)
2010(1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3)
2011(19)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8)
2012(1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3)
2013(17)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15)
2014(17)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14)
2015(1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0)
2016(15)
  • 参考文献(4)
  • 二级参考文献(11)
2017(13)
  • 参考文献(5)
  • 二级参考文献(8)
2018(9)
  • 参考文献(7)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9(3)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0)
2021(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无机硒
底栖生物
氧化损伤
神经系统
消化系统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生态毒理学报
双月刊
1673-5897
11-5470/X
16开
北京市海淀区双清路18号(北京2871信箱)
2-303
2006
chi
出版文献量(篇)
2942
总下载数(次)
8
总被引数(次)
20352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