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生物合成已成为化学品绿色制造的重要方式.传统上,微生物合成化学品以单菌株培养为主.然而,单培养经常存在引入复杂途径造成沉重代谢负担、细胞微环境无法满足所有酶的功能性表达以及不同途径模块之间相互干扰等问题.借鉴自然界中普遍存在的共生现象,研究者开发了共培养技术,通过在同一体系中培养两种或多种细胞,以充分模拟自然共生环境,实现不同物种之间能量、物质及信号的交流,达到劳动分工以及代谢分区的目的.该技术在减轻宿主代谢负担、提供适宜的酶催化环境以及底物共利用方面表现出突出优势.不过作为一种新兴技术,微生物共培养技术在菌群稳定性、物种兼容性以及菌群比例调控等方面还存在一些挑战.本文列举了近年来微生物共培养划分长途径减轻代谢负担以及利用复杂、混合、非常规底物生产化学品和扩大化学品多样性的成功案例,总结了通过群体感应调控菌群比例以及通过计算机模拟工具预测菌群动态变化的研究进展,并对设计复杂稳定可控的共培养体系在高效生产化学品方面的应用前景和挑战进行了讨论.共培养技术有望成为合成复杂化学品的重要策略,并推动合成生物学的发展.
推荐文章
生物基化学品的微生物电合成研究进展
微生物电合成
发酵
生物基化学品
电子传递机制
电化学活性菌株
微生物细胞工厂生产化学品的研究进展——以几种典型小分子和大分子化学品为例
微生物细胞工厂
使能技术
代谢工程
大宗化学品
大分子
农用化学品污染对土壤微生物群落DNA序列多样性影响研究
分子遗传标记
RAPD
农用化学品
土壤微生物
微生物群落
DNA序列多样性
微生物共代谢处理印染废水研究进展
共代谢
印染废水
兼性微生物
染料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微生物共培养生产化学品的研究进展
来源期刊 合成生物学 学科 生物学
关键词 共培养 生物合成 劳动分工 群体感应 计算机模拟
年,卷(期) 2021,(6) 所属期刊栏目 特约评述|Invited Review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876-885
页数 10页 分类号 Q812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10.12211/2096-8280.2020-053
五维指标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2021(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共培养
生物合成
劳动分工
群体感应
计算机模拟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合成生物学
双月刊
2096-8280
10-1687/R
北京市东城区青年湖南街13号 《合成生物学》编辑部
chi
出版文献量(篇)
75
总下载数(次)
1710
总被引数(次)
20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