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探讨术前双侧腹横肌平面(TAP)阻滞应用于全麻剖宫产的围术期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9年1月—2020年9月行全麻剖宫产的产妇60例,随机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例.实验组产妇先行双侧TAP阻滞,再实施全麻诱导,对照组产妇则直接实施全麻诱导,不行TAP阻滞,两组产妇术后均行静脉自控镇痛.对比两组产妇术中的循环稳定性和麻醉药用量、术后镇痛效果和不良反应发生率以及产妇的总体满意度.结果:相比对照组,实验组产妇自切皮至胎儿取出期间的心率和平均动脉压均更低,循环更稳定(P<0.05);实验组产妇术中舒芬太尼用量(27.17±5.68)μg和瑞芬太尼(442.50±53.80)μg的用量较对照组舒芬太尼用量和瑞芬太尼均显著减少(P<0.05);实验组产妇术后全麻苏醒后疼痛评分(1.03±0.93)以及术后3?h疼痛评分(1.17±1.05)和术后6?h疼痛评分(1.80±1.16)及术后恶心呕吐发生率(3.33%)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产妇的总满意度(96.67%)显著高于对照组(66.67%)(χ2=9.016;P=0.002).结论:术前双侧T A P阻滞应用于全麻剖宫产,不仅使术中循环更稳定、术后镇痛更完善,且能减少阿片类药的用量,从而减少术后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提高了产妇的满意度.
推荐文章
罗哌卡因联合地塞米松双侧TAP阻滞在全麻剖宫产的疗效观察
罗哌卡因
地塞米松
腹横肌平面阻滞
全麻
剖宫产
双侧髂内动脉球囊封堵术应用于凶险性前置胎盘剖宫产术中的研究
双侧髂内动脉球囊封堵术
腹主动脉球囊置管
凶险性前置
胎盘剖宫产术
双侧腹横肌筋膜阻滞对剖宫产术后临床效果的观察
椎管内麻醉
腹横肌筋膜阻滞
剖宫产
镇痛药物使用量
术后疼痛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术前双侧TAP阻滞应用于全麻剖宫产的效果评价
来源期刊 医药前沿 学科
关键词 双侧TAP阻滞 全麻 剖宫产 效果
年,卷(期) 2021,(5) 所属期刊栏目 论著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3-5
页数 3页 分类号 R614.2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96)
共引文献  (17)
参考文献  (1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9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7(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8(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0(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2011(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2(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3(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4(7)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7)
2015(9)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9)
2016(17)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7)
2017(14)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3)
2018(19)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8)
2019(18)
  • 参考文献(4)
  • 二级参考文献(14)
2020(4)
  • 参考文献(4)
  • 二级参考文献(0)
2021(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双侧TAP阻滞
全麻
剖宫产
效果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医药前沿
旬刊
2095-1752
13-1405/R
16开
北京市100026信箱45分箱
18-40
1979
chi
出版文献量(篇)
118602
总下载数(次)
70
总被引数(次)
67562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