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探讨幽门螺杆菌(Hp)感染的慢性胃炎和十二指肠溃疡患儿胃黏膜菌群的差异。方法:前瞻性研究。以2018年1至8月在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儿童医院因“腹痛、腹胀、呕吐”等症状就诊并经胃镜检查确诊为Hp感染的57例患儿为研究对象,根据胃镜下表现及病理分为慢性胃炎组及十二指肠溃疡组,提取胃黏膜菌群DNA,行高通量测序分析,比较分析两组间α多样性差异和β多样性差异,比较两组在各分类水平相对丰度变化情况。组间比较采用 t检验、秩和检验或χ2检验。 结果:57例患儿中慢性胃炎组42例[年龄(9.3±2.8)岁,男22例、女20例]、十二指肠溃疡组15例[年龄(11.1±3.3)岁,男9例、女6例]。慢性胃炎组胃黏膜菌群α多样性指数中Chao指数和ACE指数均显著高于十二指肠溃疡组(217±50比183±64, t=2.088, P=0.009;218±47比192±76, t=1.566, P=0.016),β多样性指数采用非度量多维尺度分析可显著区分两组(相似比分析 R=0.304, P=0.028)。主要的菌属中慢性胃炎组和十二指肠溃疡组有6个菌属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分别是普雷沃菌属[0.190%(0.008%~1.983%)比0.021%(0.005%~2.398%), Z=-2.537, P=0.011]、拟普雷沃菌属[0.097%(0.010%~0.813%)比0.015%(0.003%~0.576%), Z=-2.492, P=0.013]、嗜血杆菌属[0.109%(0.004%~0.985%)比0.014%(0.004%~0.356%), Z=-2.900, P=0.004]、奈瑟菌属[0.074%(0.004%~0.999%)比0.024%(0.003%~0.255%), Z=-2.718, P=0.007]、链球菌属[0.166%(0.008%~1.869%)比0.045%(0.006%~0.879%), Z=-2.537, P=0.010]和微杆菌科的一个未分类菌属[0.214%(0.060%~1.762%)比0.117%(0.010%~0.954%), Z=-2.120, P=0.034]。线性判别分析(LDA)显示在属水平十二指肠溃疡组胃黏膜菌群只有普雷沃菌属显著富集(LDA=2.90, P=0.010),而慢性胃炎组链球菌属、奈瑟菌属及嗜血杆菌显著富集(LDA=2.83、2.82、2.79, P=0.011、0.007、0.004)。 结论:Hp感染时十二指肠溃疡组与慢性胃炎组胃黏膜菌群差异明显,Hp可能与胃黏膜菌群改变共同促进消化性溃疡的发生。
推荐文章
儿童十二指肠溃疡伴浅表性胃炎30例临床分析
十二指肠溃疡
胃炎
儿童
幽门螺杆菌
胃十二指肠溃疡急性穿孔280例临床分析
胃溃疡
十二指肠溃疡
穿孔,急性
胃大部切除术
单纯穿孔缝合术
复发
非手术治疗胃十二指肠溃疡急性穿孔36例
消化性溃疡
急性穿孔
非手术治疗
对十二指肠溃疡病人实施整体护理的效果
十二指肠溃疡
常规护理
整体护理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慢性胃炎与十二指肠溃疡患儿胃黏膜菌群特征分析
来源期刊 中华儿科杂志 学科
关键词 螺杆菌,幽门 十二指肠溃疡 高通量核苷酸测序
年,卷(期) 2021,(7) 所属期刊栏目 消化疾病研究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551-556
页数 6页 分类号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10.3760/cma.j.cn112140-20210331-00270
五维指标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2021(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螺杆菌,幽门
十二指肠溃疡
高通量核苷酸测序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华儿科杂志
月刊
0578-1310
11-2140/R
16开
北京市西城区宣武门东河沿街69号
2-62
1950
chi
出版文献量(篇)
7133
总下载数(次)
32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