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观察泽及流浸膏纳米材料干预结核性创面后创面巨噬细胞超微结构变化,并评价其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患淋巴结核并形成结核性创面者61例,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组在口服异烟肼等基础治疗的同时用泽及流浸膏纳米材料填塞于创面引流,对照组在基础治疗的同时用医用凡士林纱布填塞于创面引流,2组均每2 d换药1次,疗程均为28 d.分别于换药第1、15、28日取患者同一位置创面病灶内及边缘皮肤的组织,于透射电镜下观察巨噬细胞超微结构变化.治疗前后彩超测量2组患者病灶大小,监测外周血的安全性指标;治疗后评估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临床总有效率为96.77%,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3.33%(P<0.01).透射电镜结果表明,治疗组创面组织和创缘周围皮肤组织中巨噬细胞的形态结构明显优于对照组.2组治疗后白细胞、谷丙转氨酶等安全性指标均在正常范围.结论:基础治疗联合泽及流浸膏纳米材料填塞创面可明显促进结核性创面的愈合,中药的功效可能通过纳米材料的缓释及降解作用得以充分发挥.
推荐文章
结核性心包积液31例治疗临床分析
结核性心包积液
治疗
预后
老年结核性脑膜炎18例临床分析
脑膜炎
结核
老年人
老年结核性脑膜炎49例临床分析
结核性脑膜炎
老年人
脑脊液压力
21例结核性心包炎临床分析
心包炎
结核性
诊断
治疗
预后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泽及流浸膏纳米材料干预结核性创面的临床研究 ——附31例临床资料
来源期刊 江苏中医药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淋巴结结核 创面 抗结核药 泽及流浸膏 纳米材料 经验方 外用
年,卷(期) 2021,(3) 所属期刊栏目 临床研究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30-33
页数 4页 分类号 R259.22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10.19844/j.cnki.1672-397X.2021.03.012
五维指标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44)
共引文献  (34)
参考文献  (9)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9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3(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4(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5(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6(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7(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8(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9(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0(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1(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2(5)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4)
2013(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4(7)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6)
2015(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2016(4)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9(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21(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淋巴结结核
创面
抗结核药
泽及流浸膏
纳米材料
经验方
外用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江苏中医药
月刊
1672-397X
32-1630/R
大16开
南京市汉中路282号
28-8
1956
chi
出版文献量(篇)
10409
总下载数(次)
11
总被引数(次)
62141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