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本文采用RBLM-chem模式,利用杭州市高分辨率城市建筑等资料,定量分析城市动力效应、热力效应以及城市植被、人为热对SO2、NO2、O3、PM2.5等主要污染物浓度的影响.结果 表明,城市化过程使得大部分城区温度上升约1℃,相对湿度下降约6%,风速下降约0.8 m·s-1,湍流动能增强约0.03 m2· S-2.城市动力效应主要通过降低城市风速,使得城区污染物浓度升高,SO2浓度有近5 μg·m-3的上升,PM2.5、O3浓度也有近15 μg· m-3的上升.城市热力效应主要通过热岛环流使城区污染物向上输送,令地面污染物浓度降低,在城市大部分区域PM2.5都有大约10μg· m-3的浓度下降.城市动力效应大于热力效应,城市的总体作用是使污染物浓度升高.城市下垫面使污染物浓度上升的另外一个机制是代替了自然有植被的下垫面,使污染物干沉降速度下降,但这一作用小于动力学效应.另一方面,人为热对城市主要污染物浓度都起着减小的作用,其中SO2、NO2、O3、PM2.5浓度降幅分别在2.5、3.0、6.0、10.0 μg·m-3左右.城市植被可以显著增加污染物干沉降速度,使主要污染物SO2、NO2、O3和PM2.5的干沉降速度分别上升0.1、0.1、0.03、0.06 m·s-1左右,相应地使上述污染物浓度分别下降2.5、6.0、4.0、6.0 μg·m-3左右.
推荐文章
城市空气污染治理策略研究
空气污染
治理策略
环境污染
发展模式
城市空气污染数值预报模式系统及其应用
城市空气污染
数值预报
空气质量级数
城市化对空气污染人群暴露贡献的定量方法研究
城市化
细颗粒物(PM2.5)
空气污染人群暴露
人口迁移贡献率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城市下垫面影响空气污染的机制分析
来源期刊 气象科学 学科 地球科学
关键词 城市动力效应 城市热力效应 污染扩散 城市植被 人为热
年,卷(期) 2021,(6) 所属期刊栏目 论文|ARTICLES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780-790
页数 11页 分类号 X513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10.12306/2020jms.0022
五维指标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2021(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城市动力效应
城市热力效应
污染扩散
城市植被
人为热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气象科学
双月刊
1009-0827
32-1243/P
16开
南京市昆仑路16号
1980
chi
出版文献量(篇)
2210
总下载数(次)
4
总被引数(次)
32334
相关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英文译名:the National Natural Science Foundation of China
官方网址:http://www.nsfc.gov.cn/
项目类型:青年科学基金项目(面上项目)
学科类型:数理科学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