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内蒙古中部土牧尔台地区位于华北克拉通北缘,区内广泛发育黑云母二长花岗岩及暗色闪长岩包体,绝大多数包体与寄主岩石呈渐变过渡的接触关系.锆石LA-ICP-MS U-Pb定年结果显示,寄主岩石年龄为273 ~ 271Ma,包体年龄为268±2Ma,两者均形成于早-中二叠世.其中,寄主岩石具有高钾钙碱性、弱过铝质、高分异Ⅰ型花岗岩的地球化学特点,且富集K、Rb、Th等大离子亲石元素和LREEs,亏损Nb、P、Ti等高场强元素和HREEs,具有典型的大陆弧岩浆特征.花岗岩中锆石εHf(t)值为-13.0~-6.1,二阶段Hf模式年龄(tDM2)为2.12 ~ 1.68Ga,εNd (t)值为-11.3~-10.7,亏损地幔模式年龄(tDM)为2.44 ~ 1.73Ga,指示岩浆源自华北克拉通下地壳的部分熔融.暗色包体多呈塑性形态,镁铁质矿物含量明显高于寄主岩石,且发育大量针状磷灰石,同位素(εNd (t)值为-11.1~-10.2,tDM为2.13 ~ 1.85Ga)特点与寄主岩石相近.本文对黑云母二长花岗岩及其暗色包体的研究表明,区域上这些具有弧岩浆性质的早-中二叠世岩浆岩,很可能源自古亚洲洋俯冲洋壳及下地壳的部分熔融,幔源基性岩浆与下地壳长英质岩浆的混合形成寄主岩石及暗色包体,揭示了早-中二叠世时期区域上岩浆具有壳-幔相互作用的特点,且印证了该时期古亚洲洋洋壳尚未完全消失,中亚造山带的造山作用为区域岩浆岩及包体的形成提供地球动力学条件.
推荐文章
内蒙古哈达门沟地区黑云母击象及其构造意义
哈达门沟地区
黑云母击象构造
呼和浩特—包头断裂
板块构造
内蒙古
内蒙古扎鲁特旗三叠纪黑云母二长花岗岩特征
A型花岗岩
地球化学特征
晚三叠纪
内蒙古
赣中曲源铀矿床黑云母花岗岩地球化学特征及成因
曲源铀矿床
黑云母花岗岩
地球化学特征
成因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内蒙古土牧尔台地区黑云母二长花岗岩及其暗色包体的成因及构造意义
来源期刊 岩石学报 学科
关键词 古亚洲洋 暗色包体 岩浆混合作用 中亚造山带 内蒙古中部
年,卷(期) 2021,(4)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082-1098
页数 17页 分类号 P588.121|P588.122|P597.3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10.18654/1000-0569/2021.04.08
五维指标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1573)
共引文献  (1547)
参考文献  (43)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1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2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6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71(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73(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76(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1977(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78(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7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0(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81(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82(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1983(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1984(10)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9)
1985(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86(15)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13)
1987(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1988(7)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7)
1989(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1)
1990(2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0)
1991(1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0)
1992(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1)
1993(31)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29)
1994(3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31)
1995(37)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7)
1996(3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3)
1997(40)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38)
1998(36)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6)
1999(36)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6)
2000(56)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6)
2001(49)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9)
2002(46)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45)
2003(7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74)
2004(9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90)
2005(69)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69)
2006(88)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87)
2007(118)
  • 参考文献(4)
  • 二级参考文献(114)
2008(9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92)
2009(143)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140)
2010(63)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61)
2011(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1)
2012(4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40)
2013(48)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46)
2014(49)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47)
2015(44)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43)
2016(34)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31)
2017(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1)
2018(34)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33)
2019(12)
  • 参考文献(4)
  • 二级参考文献(8)
2020(3)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0)
2021(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古亚洲洋
暗色包体
岩浆混合作用
中亚造山带
内蒙古中部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岩石学报
月刊
1000-0569
11-1922/P
大16开
北京市朝阳区北土城西路19号
8-33
1985
chi
出版文献量(篇)
5081
总下载数(次)
3
总被引数(次)
149596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