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近日,国家网信部门和公安部门依法约谈11家互联网企业,督促其加强对语音社交软件和涉“深度伪造”技术的互联网新技术、新应用的安全评估,完善风险防控机制和措施,并对发现的安全隐患及时采取有效整改措施.这让更多的公众意识到“深度伪造”技术的安全隐患. “深度伪造”是随着人工智能(尤其是语音模拟、人脸合成、视频生成等)的发展而出现的技术,是计算机“深度学习”和“伪造”结合的产物.简单地说,就是通过人工智能来制作虚假的视频或音频,或者对原本真实的视频或音频的内容进行修改,呈现与真相不符合的状态.
推荐文章
智能人脸伪造与检测综述
人脸篡改
伪造检测
媒体取证
生成对抗网络
自编码器
我国海洋空间开发过程中公众利益保护研究
海洋空间
围填海
公众利益
对策
利益相关者视角下我国野生动物肇事公众责任保险制度探究
野生动物肇事
公众责任保险
利益相关者
论城乡规划中公众利益的实现
城乡规划
公众参与
公众利益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谨防”深度伪造“侵害公众利益
来源期刊 检察风云 学科
关键词
年,卷(期) 2021,(8) 所属期刊栏目 微视点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7
页数 1页 分类号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005-5444.2021.08.003
五维指标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2021(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检察风云
半月刊
1005-5444
31-1658/D
16开
上海市
4-518
1993
chi
出版文献量(篇)
18829
总下载数(次)
2
总被引数(次)
4491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