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 探讨血清铜蓝蛋白(CP)联合透明质酸(HA)检测在肝纤维化患者诊断中的应用前景.方法 选取2015年1月至2018年12月本院收治的疑似肝纤维化患者226例为研究对象,对患者的CP、HA水平进行联合检测,根据各项指标检测水平对患者做出诊断,并与金标准诊断方法肝穿刺活检结果进行对比.对CP、HA单独检测和联合检测的诊断结果进行统计对比,并对各组检查方法的灵敏度、特异度、假阳性率、假阴性率、准确度等进行统计对比,比较不同检查方法在不同肝纤维化分级患者中的诊断正确率.结果226例患者中金标准诊断201例(88.94%)为肝纤维化,CP单独检测检出154例(68.14%),HA单独检测检出143例(63.27%),CP+HA联合检测检出195例(86.28%).经Kappa一致性检验分析CP+HA联合检测与金标准结果有高度一致性,CP、HA单独检测与金标准结果为中等一致性.CP+HA联合检测的灵敏度、特异度、准确度均高于CP、HA单独检测,方法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1.602、55.959、78.047,P=0.003、0.039、0.002).在不同分级肝纤维化患者中,CP+HA联合检测在Ⅰ级、Ⅱ级纤维化检出率高于CP、HA单独检测,方法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9.432、8.324,P=0.007、0.010).结论CP联合HA检测在肝纤维化患者诊断中应用情况良好,有较高的诊断正确率,且对症状程度较轻的肝纤维化患者有较高的检出率,可作为肝纤维化诊断检查的主要手段加以推广应用.
推荐文章
联合检测血清透明质酸和转化生长因子-β1 对判断肝纤维化程度的临床意义
透明质酸,血清
转化生长因子β1
病毒性肝炎
肝硬化
肝纤维化
肝硬化时血清透明质酸、层粘连蛋白、Ⅳ型胶原含量的变化
透明质酸
层粘连蛋白
Ⅳ型胶原
肝硬化
血清HA、LN、CPⅢ和Ⅳ-C测定在160例肝纤维化患者诊断过程中的应用
透明质酸
层粘连蛋白
Ⅲ型前胶原
Ⅳ型胶原
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
肝纤维化
尿透明质酸酶、透明质酸及其联合检测对膀胱移行细胞癌的诊断意义
透明质酸
透明质酸酶
膀胱移行细胞癌
诊断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血清铜蓝蛋白联合透明质酸检测在肝纤维化患者诊断中的应用
来源期刊 中国微生态学杂志 学科
关键词 肝纤维化 诊断方法 血清铜蓝蛋白 透明质酸 准确率 诊断价值
年,卷(期) 2021,(3) 所属期刊栏目 临床研究|Clincal Research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344-347
页数 4页 分类号 R575.1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10.13381/j.cnki.cjm.202103019
五维指标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67)
共引文献  (3)
参考文献  (9)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200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2(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3(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2014(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5(1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2)
2016(9)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9)
2017(17)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7)
2018(1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3)
2019(13)
  • 参考文献(6)
  • 二级参考文献(7)
2020(3)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0)
2021(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肝纤维化
诊断方法
血清铜蓝蛋白
透明质酸
准确率
诊断价值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国微生态学杂志
月刊
1005-376X
21-1326/R
大16开
大连市旅顺南路西段9号
8-27
1989
chi
出版文献量(篇)
6899
总下载数(次)
14
总被引数(次)
45457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