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改善南充市目前生态环境斑块被高速城镇化、土地过度开发利用侵蚀占据所导致的破碎化和岛屿化问题,通过选取重要生态源地、提取重要生态廊道,构建并优化南充市生态网络,为增加南充市各类绿地景观的连通性、保护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环境及城市发展和规划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形态学空间格局分析模型(MSPA),把对南充市构建生态网络有重要生态价值意义的核心区提取出来,同时取用整体连通性(IIC)、可能连通性(PC)和斑块重要性(dI)等景观指数进行景观连接度评价.通过评价选出16个对构建生态网络贡献最大的核心区作为生态源地,并以斑块重要性为依据对其他核心区进行进一步级别划分.通过物种迁徙交流所受不同景观要素的阻力大小构建消费阻力面,基于最小累积阻力模型(MCR)连接生态源地,并以重力模型识别提取重要生态廊道,提出南充市生态网络优化建议.[结果]①MSPA模型识别出南充市景观空间格局为核心区的面积4148.51km2,占研究区面积的33.23%,呈破碎状主要分布在嘉陵江水域两侧.根据斑块的dIIC和dPC综合筛选出重要生态源地16个,面积为1060.61 km2,占核心区面积的25.57%.②基于MCR和重力模型识别得到重要廊道12条,一般廊道108条.主要集中分布在研究区的北部、西部和东部,而中部和南部生态廊道较少.③构建生态网络优化后,新增3个重要生态源地;建设25个踏脚石,其中林地踏脚石15个,水域2个,耕地或其它用地8个;修复59个生态断裂点,集中分布于研究区中部和北部,其中位于铁路上的9个,高速公路上的20个,其余全部分布于国道、省道上.[结论]南充市生态源地分布不均,且较破碎化,连通性较差,其中大型生态源地集中分布于东部、北部以及西南部,而中部和南部缺少大面积的源地.在今后的生态建设中,应加强中部、南部生态源地和生态廊道的建设,同时在修护现有生态源地和生态廊道的基础上,提升其质量,以稳定整个区域的生态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