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 目前经皮冠状动脉(冠脉)药物洗脱支架治疗降低了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的死亡率,然而冠脉支架内再狭窄(ISR)仍是临床中亟待解决的问题.分析支架内再狭窄的相关因素是减少其发生的关键.方法 回顾分析于2016年1月至2019年5月于北京安贞医院住院复查冠脉造影的连续病例201例,排除合并感染、支气管哮喘,风湿免疫性疾病、支架植入术后小于12个月的患者(16例),ISR患者(88例,ISR组)以及非ISR患者(97例,非ISR组)纳入研究.比较2组临床特征,血液生化指标差异.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曲线)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血清学指标与支架内再狭窄的相关性.结果 ISR组患者血清三酰甘油[(1.55±1.02)vs.(1.23±0.57)mmol/L]、血清小而密低密度脂蛋白[(0.68±0.30)vs.(0.58±0.23)mmol/L)]、血清补体C1q[(184.96±37.22)vs.(157.98±20.93)mmol/L]、花生四烯酸介导的血小板聚集率[(11.85±16.79)vs.(6.94±2.53)%]显著高于非ISR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ROC曲线显示血清补体C1q与ISR呈正相关,其诊断ISR的曲线下面积为0.738,P<0.01.以168.95 mg/L为血清补体C1q截点值,其诊断ISR的灵敏度为65.2%,特异度为7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血清补体C1q>168.95 mg/L与ISR呈正相关(OR=4.62,95%CI:2.05~10.40,P<0.01).结论 血清补体C1q水平与经皮冠脉药物洗脱支架内再狭窄密切相关,是支架内再狭窄的诊断因素之一.血清补体C1q是经皮冠脉药物洗脱支架内再狭窄防治的潜在靶点,其在冠脉支架内再狭窄中的作用机制有待进一步研究.
推荐文章
GDF15 NT-proBNP ACR水平与冠状动脉药物支架植入术后再狭窄的相关性分析
生长分化因子15
血浆N末端B型钠尿肽
尿微量白蛋白肌酐比
冠状动脉支架内再狭窄
血清胱抑素C及C1q水平与冠状动脉支架内再狭窄的相关性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
支架内再狭窄
胱抑素C
血清补体1q
药物洗脱支架植入后冠脉支架内再狭窄的预测因素分析
药物洗脱支架
支架内再狭窄
危险因素
预测
血清Hcy、sCD40L及LDL-C与冠状动脉支架内再狭窄的相关性研究
同型半胱氨酸
可溶性CD40配体
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冠状动脉支架内再狭窄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血清补体C1q与经皮冠状动脉药物洗脱支架植入后支架内再狭窄相关性分析
来源期刊 中国循证心血管医学杂志 学科
关键词 支架内再狭窄 补体C1q 平滑肌细胞增殖 经皮冠脉药物洗脱支架植入
年,卷(期) 2021,(2) 所属期刊栏目 论著|Treatise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62-165
页数 4页 分类号 R816.2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674-4055.2021.02.08
五维指标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10)
共引文献  (9)
参考文献  (8)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201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2(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3(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4(7)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5)
2015(4)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6(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7(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9(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21(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支架内再狭窄
补体C1q
平滑肌细胞增殖
经皮冠脉药物洗脱支架植入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国循证心血管医学杂志
月刊
1674-4055
11-5719/R
大16开
北京市东城区南门仓5号
2008
chi
出版文献量(篇)
4142
总下载数(次)
4
总被引数(次)
20751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