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大运河文化带建设和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建设的空间基础应是大运河本体.大运河本体与主轴、一轴、中轴在空间上是一致的.当前,大运河本体的保护和传承利用中存在"重列入世界遗产的大运河文化,轻作为国家重点文物的大运河文化"等现象,导致其生态修复和沿线环境建设面临很大的风险.结合大运河遗产分布等对大运河本体进行空间分类,提出大运河本体空间上古今运河的"一轴两面",打造"美丽中轴",不仅是对古运河进行保护和传承利用,保护历史形成的今运河及其航运功能,而且是保护和传承利用大运河文化的重要任务.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大运河本体的空间划分与古今运河"一轴两面"保护建设
来源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学科
关键词 大运河 本体 "美丽中轴" "一轴两面" 航运功能
年,卷(期) 2021,(7) 所属期刊栏目 本期聚焦:大运河历史文化资源认知与保护|FOCUS: COGNITION AND CONSERVATION OF HISTORICAL AND CULTURAL RESOURCES OF THE GRAND CANAL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6
页数 6页 分类号 TU986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009-6000.2021.07.001
五维指标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2021(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大运河
本体
"美丽中轴"
"一轴两面"
航运功能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现代城市研究
月刊
1009-6000
32-1612/TU
大16开
南京市华侨路37号29楼
82-275
1986
chi
出版文献量(篇)
3920
总下载数(次)
12
总被引数(次)
49308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