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股骨粗隆间骨折是位于股骨颈基底部至小转子之间的骨折,好发于60~ 79岁的老年人群,1年内死亡率高达15% ~ 20%[1].在治疗上,以长期卧床固定为主的保守治疗方式不仅延长患者住院周期,还易造成静脉血栓等并发症.对不稳定性骨折患者,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proximal femoral nail anti rotation,PFNA)闭合复位内固定为常用术式.然而,传统康复治疗中患者术后2~3个月的卧床治疗会大大增加并发症发生的风险.早期运用下肢可调负重支具进行康复训练,对术后功能恢复和降低并发症的风险有重要意义[2].本文通过股骨粗隆间骨折PFNA闭合复位内固定术后,对患者运用下肢可调负重支具进行康复训练的临床效果进行评估,现报告如下.
推荐文章
骨折治疗结合下肢可调负重支具辅助功能锻炼对高龄不稳定性股骨粗隆间术后的疗效研究
可调负重支具
股骨粗骨隆间骨折
早期康复
功能恢复
骨折愈合
个体化康复训练联合下肢可调负重支具训练在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术后康复中的效果
个体化康复训练
可调负重支具
股骨粗隆间骨折
康复效果
高龄患者股骨粗隆间骨折动力髋螺钉固定及康复治疗
股骨粗隆间骨折
动力髋螺钉术
康复
高龄患者
PFN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
股骨粗隆间骨折
PFN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术后康复中下肢可调负重支具的应用
来源期刊 云南医药 学科
关键词 股骨粗隆间骨折 康复治疗 可调负重支具
年,卷(期) 2021,(3) 所属期刊栏目 经验交流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228-229
页数 2页 分类号 R683.42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44)
共引文献  (40)
参考文献  (4)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200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1(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2(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2013(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14(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2015(6)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6)
2016(9)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8)
2017(9)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8)
2018(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2019(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21(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股骨粗隆间骨折
康复治疗
可调负重支具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云南医药
双月刊
1006-4141
53-1056/R
大16开
昆明市人民西路205号
64-21
1958
chi
出版文献量(篇)
6192
总下载数(次)
6
总被引数(次)
7326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