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20世纪60年代上海在皖南开展的小三线建设,既是我国根据国际复杂局势采取的应急反应,也是既往国内外战争经验的总结和延续.从小三线建设的时空阶段来看,在不同阶段、不同地域皖南小三线企业的成效存在较大差异,因此要依据小三线建设的主要功能对其进行分时空的评价.作为外力楔入的工业化内迁运动,皖南小三线建设对皖南当地的工业化产生了深刻影响,"落地"能否"生根"、"开花"能否"结果"与当地消化吸收能力有着密切关系.
推荐文章
山西省三线建设历程及现实启示
山西省
三线建设
现实启示
贵州三线建设文化研究
贵州
三线建设
文化
品牌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嵌入与再生:基于时空差异的皖南小三线建设评价
来源期刊 安徽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学科 历史
关键词 时空差异 皖南 小三线 评价
年,卷(期) 2021,(6) 所属期刊栏目 地域文化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47-53
页数 7页 分类号 K27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672-1101.2021.06.008
五维指标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2021(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时空差异
皖南
小三线
评价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安徽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双月刊
1672-1101
34-1217/C
大16开
安徽省淮南市泰丰大街168号
1999
chi
出版文献量(篇)
2522
总下载数(次)
4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