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探讨血浆中凝血五项[纤维蛋白原(fibrinogen,FIB)、D-二聚体(D-dimer,DD)、抗凝血酶Ⅲ(an-tithrombinⅢ,AT-Ⅲ)、蛋白C(protein C,PC)活性、蛋白S(protein S,PS)活性]联合检测在不同程度肝硬化辅助诊断中的意义.方法:收集2019年10月至2021年6月来我院治疗的418例肝硬化患者,其中处于肝硬化代偿期的患者有138例(代偿组),处于肝硬化失代偿期的患者为280例(失代偿组),同时选择同期体检的115名健康人作为正常对照组.对3组进行凝血五项检测,并分析比较3组之间的结果差异.结果:肝硬化代偿组及失代偿组患者的抗凝血因子AT-Ⅲ、PC和PS活性均较正常对照组显著下降(P<0.01),而肝硬化代偿组与失代偿组之间这3项指标也有显著差异(P<0.01).肝硬化代偿组与正常对照组之间的DD、FIB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值分别为0.061和0.270),但肝硬化代偿组与失代偿组之间的DD、FIB有显著差异(P<0.01).PC、PS及AT-Ⅲ区分肝硬化与正常人的受试者操作特征曲线(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 curve,ROC曲线)的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curve,AUC)分别为0.947、0.952、0.935,而三者区分肝硬化代偿期和肝硬化失代偿期的AUC分别为0.786、0.657、0.761.结论:除了FIB、DD、AT-Ⅲ,PC活性、PS活性也与肝硬化的严重程度相关,肝硬化早期PC活性、PS活性已有明显变化.PC、PS及AT-Ⅲ联合检测可用于辅助诊断肝硬化.
推荐文章
肝硬化患者血小板4项参数的检测及其临床意义
肝硬化
血小板计数
平均血小板体积
血小板压积
血小板体积分布宽度
肝硬化患者血清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Ⅰ测定及其临床意义
肝硬化
肝功能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I(IGF-I)
肝硬化患者四项凝血指标检测和临床意义
肝硬化
凝血酶原时间
纤维蛋白原
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
凝血酶时间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肝硬化患者凝血五项的测定及其临床意义
来源期刊 诊断学理论与实践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肝硬化 纤维蛋白原 D-二聚体 抗凝血酶Ⅲ 蛋白C 蛋白S
年,卷(期) 2021,(5) 所属期刊栏目 论著|Original articles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480-483
页数 4页 分类号 R541.7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10.16150/j.1671-2870.2021.05.012
五维指标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2021(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肝硬化
纤维蛋白原
D-二聚体
抗凝血酶Ⅲ
蛋白C
蛋白S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诊断学理论与实践
双月刊
1671-2870
31-1876/R
大16开
上海市瑞金二路197号
4-687
2002
chi
出版文献量(篇)
3068
总下载数(次)
5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