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探讨角膜塑形镜对儿童近视控制的可能机制.方法:本研究选取2017年1月~2018年1月在本院眼科视光中心就诊的近视儿童106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角膜塑形镜组,每组53例.对照组患者佩戴框架眼镜,角膜塑形镜组佩戴角膜塑形镜,佩戴时间为6个月,分别于干预前,干预后1天,7天,30天,90天以及180天评价患者鼻侧30°、15°、中央0°、颞侧15°、30°的屈光度,变化值以及相对周边屈光度,并测量眼轴长度.结果:角膜塑形镜组鼻侧15°、中央0°、颞侧15°的屈光度大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治疗后,角膜塑形镜组鼻侧15°、中央0°、颞侧15°的屈光度小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角膜塑形镜组鼻侧30°、鼻侧15°、中央0°、颞侧15°的屈光度变化值小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治疗后,角膜塑形镜组鼻侧30°、中央0°、颞侧15°、颞侧30°的相对屈光度变化值小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治疗前,角膜塑形镜组和对照组儿童的视力分别为(0.4±0.2),(0.5±0.3),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6个月后,角膜塑形镜组和对照组儿童的视力分别为(0.9±0.3),(0.5±0.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角膜塑形镜可以通过有效改善中央屈光度、周边屈光度、相对周边屈光度改善近视儿童的视力状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