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综合考虑气候特点、证候特征、病毒嗜性等要素,认为此次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当属“寒湿疫”.瘀热入营多见于寒湿疫危重期,是寒湿疫发展过程中的一种特殊病机,寒湿戾气与湿瘀或湿热体质相合,加之寒湿久郁,导致机体内部成瘀化热,瘀热互结后病势深重而缠绵,具有成瘀、化热、入营三重病理特征,临床表现涉及多脏.寒湿疫与温病在瘀热入营形成的病机上有明显区别,其病机演变转化多端,但亦有瘀热入营的共性,可从宏观证候及微观指标两方面进行辨识.治疗当审全程,识态调靶,重视凉营化瘀,兼顾扶正护阴,并根据瘀热入营后病情演变方向的不同,辨证选方用药.
推荐文章
从"瘀热论"治疗冠心病
冠心病
瘀热论
瘀热相搏证
凉血化瘀
胸痹
也论温病热入营血反不渴
热入营血
口不渴
病机
心神不使
糖尿病从瘀论治探析
糖尿病
从瘀论治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论寒湿疫之瘀热入营
来源期刊 中医杂志 学科
关键词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寒湿疫 瘀热入营
年,卷(期) 2021,(8) 所属期刊栏目 学术探讨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645-649
页数 5页 分类号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10.13288/j.11-2166/r.2021.08.001
五维指标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81)
共引文献  (107)
参考文献  (8)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8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2(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4(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9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6(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9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9(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0(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1(8)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8)
2002(7)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7)
2003(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4(6)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6)
2005(8)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8)
2006(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7(4)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8(6)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6)
2009(4)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3)
2010(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1(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2(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5(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8(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20(5)
  • 参考文献(5)
  • 二级参考文献(0)
2021(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寒湿疫
瘀热入营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医杂志
半月刊
1001-1668
11-2166/R
16开
北京市东直门内南小街16号
2-698
1951
chi
出版文献量(篇)
13297
总下载数(次)
12
总被引数(次)
125348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