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为探究拔节期不同亏水-复水模式对冬小麦生长、生理及产量的影响,设置了拔节期不同程度土壤含水率和亏水时长,土壤含水率分别为Y1(55%~65%)θf、Y2(65%~75%)θf、Y3(75%~85%)θf(θf为田间持水量),亏水时长均为7 d,然后复水,另设全生育期充分灌水对照处理CK(85%~100%)θf,每个处理重复3次.复水7天后测定各处理冬小麦株高、叶绿素、净光合速率、荧光参数、产量及水分利用效率.结果表明:Y1、Y2、Y3各处理亏水7 d然后复水7 d后,与对照组CK相比,冬小麦株高分别提高了2.38%、9.52%、12.70%,叶绿素(SPAD)分别增长了0.67%、2.51%、3.85%,净光合速率分别降低了19.32%、14.02%、11.74%,Fv/Fm分别降低了9.64%、8.43%、6.02%,Fv/F0分别降低了9.00%、5.91%、4.63%,发现亏水-复水处理后的冬小麦表现出明显的生长补偿效应;纵向和自身相比,较亏水7 d刚结束时株高、叶绿素(SPAD)、净光合速率、Fv/Fm和Fv/F0分别提高了22.86%、25.96%、26.87%,17.46%、19.23%、21.73%,7.04%、6.61%、6.44%,16.30%、16.87%、16.84%,12.20%、11.67%、11.88%.最终产量结果为:Y1、Y2、Y3各处理比CK分别低18.84%、5.58%、0.79%,Y3处理的产量相较于Y1与Y2处理分别高22.24%与5.08%.Y3处理的水分利用效率值最大,分别较Y1、Y2、CK处理提高了8.29%、0.55%、2.77%.Y3为节水稳产适宜亏水模式.
推荐文章
不同时期水分调亏及不同调亏程度对冬小麦产量的影响
冬小麦
水分亏缺
调亏程度
生育时期
亏缺灌溉对冬小麦生理生态指标的影响及应用
亏缺灌溉
冬小麦
生理生态指标
根系体积
根系剖面分布
干物质
产量
水分利用效率
不同畦长灌溉对冬小麦产量及水分利用特性的影响
冬小麦
畦长
产量
灌水量
灌水用时
水分利用效率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不同调亏灌溉模式对冬小麦生长、生理及产量的影响
来源期刊 节水灌溉 学科
关键词 冬小麦 亏水-复水 水分利用效率 产量 亏水时长 调亏灌溉 水分胁迫 生长补偿效应 生理
年,卷(期) 2021,(8)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8-12,18
页数 6页 分类号 S27|S512.1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007-4929.2021.08.002
五维指标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262)
共引文献  (404)
参考文献  (18)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7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7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7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6(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8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0(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1(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2(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3(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94(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95(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1996(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7(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98(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1999(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0(9)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9)
2001(1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4)
2002(17)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7)
2003(1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4)
2004(17)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15)
2005(19)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9)
2006(1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0)
2007(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1)
2008(14)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12)
2009(1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2)
2010(2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1)
2011(1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0)
2012(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2013(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2014(16)
  • 参考文献(4)
  • 二级参考文献(12)
2015(10)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9)
2016(8)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8)
2017(6)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6)
2018(8)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7)
2019(7)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5)
2020(5)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2)
2021(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冬小麦
亏水-复水
水分利用效率
产量
亏水时长
调亏灌溉
水分胁迫
生长补偿效应
生理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节水灌溉
月刊
1007-4929
42-1420/TV
大16开
湖北武汉武汉大学二区
38-17
1976
chi
出版文献量(篇)
4733
总下载数(次)
8
总被引数(次)
33483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