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分析超声引导下肌间沟臂丛神经阻滞中应用不同浓度罗哌卡因效果差异及影响.方法:随机选取2018-07~ 2020-06于本院接受肩部、锁骨及近端肱骨手术患者共106例设为研究对象,开展回顾性麻醉研究.依据患者超声引导下肌间沟臂丛神经阻滞麻醉中罗哌卡因浓度选取结果分为对照组、研究组,各组样本量均为53例.对照组选择0.5%浓度罗哌卡因,研究组选择0.75%浓度罗哌卡因.对比两组临床麻醉效果、神经丛麻醉指标、麻醉满意度及不良反应率差异.结果:经神经阻滞麻醉后,研究组麻醉起效时间、温度觉麻醉、痛觉麻醉起效时间较对照组均明显缩短,且研究组术后镇痛时间、麻醉维持时间及上肢运动功能恢复时间均不同幅度延长(P<0.05);研究组患者麻醉用药后的正中神经、尺神经、桡神经及肌皮神经阻滞起效时间均短于对照组,且研究组麻醉满意度提升明显(P<0.05);但相较对照组,研究组麻醉不良反应率增加明显(P<0.05).结论:超声引导下肌间沟臂丛神经阻滞中0.5%及0.75%浓度罗哌卡因均具有较好神经阻滞效果,0.5%浓度麻醉不良反应风险较低,0.75%浓度麻醉维持及术后镇痛效果较好,故可在实际应用中结合患者手术复杂程度及药物耐受情况合理罗哌卡因浓度予以应用.
推荐文章
不同浓度罗哌卡因用于超声引导下肌间沟臂丛神经阻滞的麻醉效果分析
罗哌卡因
不同浓度
超声引导
肌间沟臂丛神经阻滞
麻醉效果
对比分析
不同浓度罗哌卡因用于超声引导下肌间沟臂丛神经阻滞的麻醉效果分析
罗哌卡因
超声引导
肌间沟臂丛神经
阻滞
麻醉效果
不同浓度罗哌卡因用于超声引导下肌间沟臂丛神经阻滞的麻醉效果分析
不同浓度罗哌卡因
超声引导
肌间沟臂丛神经阻滞
麻醉效果
不同浓度罗哌卡因用于超声引导下肌间沟臂丛神经阻滞的麻醉效果
罗哌卡因
肌间沟臂丛神经阻滞
不同浓度
麻醉效果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超声引导下肌间沟臂丛神经阻滞采用不同浓度罗哌卡因的效果对比
来源期刊 黑龙江医药科学 学科
关键词 超声引导 肌间沟臂丛神经阻滞 罗哌卡因 药物浓度影响
年,卷(期) 2021,(1) 所属期刊栏目 临床研究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17-118
页数 2页 分类号 R445.1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51)
共引文献  (9)
参考文献  (5)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200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8(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9(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2010(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201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4(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2015(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6(9)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9)
2017(7)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6)
2018(7)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7)
2019(6)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6)
2020(3)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0)
2021(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超声引导
肌间沟臂丛神经阻滞
罗哌卡因
药物浓度影响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黑龙江医药科学
双月刊
1008-0104
23-1421/R
大16开
黑龙江省佳木斯市南德祥街409号
14-193
1972
chi
出版文献量(篇)
12948
总下载数(次)
6
总被引数(次)
27562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