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总结分析以急性脑病为主要表现的偏瘫型偏头痛的临床特征、遗传学特点及诊疗,提高对该病的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8月至2020年6月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住院治疗的5例以急性脑病为主要表现的偏瘫型偏头痛患儿的临床病例及随访资料。结果:5例患儿中男3例、女2例,年龄9.7(3.9~12.7)岁,发病年龄7.0(2.1~12.7)岁。5例患儿高峰期症状均有嗜睡、昏迷等脑病表现,其他临床表现包括头痛、视觉异常、偏瘫、失语、抽搐和发热等,高峰出现时间在病程第2~6天。发病前2例有轻度头外伤,2例有既往类似病史。5例患儿头颅磁共振成像表现为半侧或部分大脑皮层肿胀及皮层下白质弥散受限,3例合并小脑萎缩。5例患儿均经对症治疗,其中2例使用小剂量糖皮质激素,均恢复到基线水平,1例头颅磁共振成像示遗留病灶区萎缩改变。5例患儿全外显子组基因测序提示均为CACNA1A基因变异,1例为新生变异,1例遗传自无先兆偏头痛的母亲。诊断明确后5例患儿均长期口服氟桂利嗪,通过电话及门诊随访22(7~29)个月,至末次随访5例患儿均未再发肢体无力或脑病表现。1例仍有间断头痛,偶有一过性右侧肢体麻木。结论:偏瘫型偏头痛重度发作除表现为头痛、偏瘫、失语、视觉异常等,常伴随意识障碍。多数短期内完全恢复,极少数恢复缓慢,遗留脑萎缩、认知障碍甚至死亡。以CACNA1A基因变异为最常见。氟桂利嗪可预防复发。
推荐文章
家族性偏瘫型偏头痛的遗传学研究进展
偏头痛
先兆偏头痛
遗传
综述
儿童偏头痛与成人偏头痛分型对等研究
儿童偏头痛
成人偏头痛
分型
诊治
偏瘫型偏头痛30例的临床分析
偏瘫型偏头痛
症状分析
偏瘫型偏头痛2例
偏瘫型偏头痛
误诊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以急性脑病为主要表现的儿童偏瘫型偏头痛五例临床及遗传学分析
来源期刊 中华儿科杂志 学科
关键词 偏头痛, 伴先兆 意识障碍 急性发作 偏瘫 CACNA1A
年,卷(期) 2021,(4) 所属期刊栏目 临床研究与实践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316-321
页数 6页 分类号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10.3760/cma.j.cn112140-20201015-00946
五维指标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66)
共引文献  (5)
参考文献  (18)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9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1(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7(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9(9)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6)
2010(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2011(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2012(7)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7)
2013(9)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8)
2014(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2015(15)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13)
2016(9)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6)
2017(4)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3)
2018(3)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9(4)
  • 参考文献(4)
  • 二级参考文献(0)
2021(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偏头痛, 伴先兆
意识障碍
急性发作
偏瘫
CACNA1A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华儿科杂志
月刊
0578-1310
11-2140/R
16开
北京市西城区宣武门东河沿街69号
2-62
1950
chi
出版文献量(篇)
7133
总下载数(次)
32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