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为提升锥面包络蜗杆与二次包络蜗轮的模型精度,提出其复杂齿廓数字化建模方法与模型求解算法.基于蜗轮副成型过程构建了锥母面砂轮、蜗杆与蜗轮的坐标标架及数字建模系统,采用矢量法、微分几何和运动学等方法推导了蜗杆齿廓的啮合方程,运用空间变换矩和啮合理论建立了蜗杆齿廓的数字表征模型.以蜗杆齿廓为新母面进行二次包络运动,建立了二次包络蜗轮齿廓的啮合方程与数字模型.通过联立母面包络条件和蜗轮副齿廓边界,给出了蜗轮副齿顶和齿底环面母线方程,并构建了蜗轮副数字表征模型的约束条件.针对蜗杆与蜗轮齿廓成型特征,设计了复杂齿面数字表征模型的求解算法.在MATLAB环境下开发求解算法计算程序,计算蜗杆齿廓和蜗轮齿廓在不同坐标系下的接触样线,计算结果表明,蜗杆和蜗轮接触线均保持复杂的非线性.根据设计的求解算法计算出了蜗杆与蜗轮齿廓的全部啮合点云,采用逆向包络法验证了点云计算精度.在Creo环境下,对啮合点云进行包络拟合得到了蜗杆与蜗轮3维数字化模型,根据成型过程和啮合条件将蜗杆与蜗轮进行虚拟装配及运动仿真,验证建模效果和传动性能.建模实例和装配结果显示,蜗轮副计算点云精度保持在10–9与10–8级之间,传动效果与理论相符,证实了数字模型与求解算法的有效性与准确性.
推荐文章
锥面包络环面蜗杆传动数字建模方法
锥面包络环面蜗杆
啮合型面
数字模型
算法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锥面二次包络环面蜗轮副数字化建模与求解算法
来源期刊 工程科学与技术 学科
关键词 锥面包络 二次包络蜗轮副 数字模型 求解算法
年,卷(期) 2021,(5) 所属期刊栏目 机械工程|MECHANICAL ENGINEERING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55-165
页数 11页 分类号 TH16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10.15961/j.jsuese.202000968
五维指标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119)
共引文献  (11)
参考文献  (18)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7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6(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7(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1(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2(6)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6)
2003(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4(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5(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2006(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7(7)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6)
2008(5)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9(8)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7)
2010(1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0)
2011(7)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7)
2012(7)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7)
2013(1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2)
2014(1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2)
2015(1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2)
2016(10)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9)
2017(6)
  • 参考文献(4)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8(6)
  • 参考文献(5)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9(3)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0)
2021(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锥面包络
二次包络蜗轮副
数字模型
求解算法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工程科学与技术
双月刊
1009-3087
51-1773/TB
大16开
成都市一环路南一段24号
62-55
1957
chi
出版文献量(篇)
4421
总下载数(次)
4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