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国外地方性的概念最早是由美国华裔人文地理学家段义孚(1977)提出的,包括经验、记忆和符号等.随后他延伸出了地方感,认为地方感包含地方固有的特性和人们对地方的依附感两重含义.Relph(1976)认为,一个地方被称为"地方"是有客观物质、功能和意义这三大属性的.进而,他还建立了地方感知测量模型,为检测地方感提供了方法.国外对地方性的研究起步早且成果丰硕具有代表性,还延伸出地方感等相关概念,并对其进行了研究.国外学者仍在不断地探究地方的概念内涵及其本质,国内学者对地方性的研究要晚于国外学者,处于探索阶段.陈传康(1996)首次提出了文脉的概念,这是国内地方性概念的前身.地方性概念正式进入到旅游研究中是由吴必虎(2001)提出的,认为旅游目的地有自身独特的地方特性,即地方性,主要包括地理环境、历史文化和民族民俗这三方面.旅游研究中地方性的应用方面,国内学者常把其运用于旅游形象、旅游品牌塑造和旅游开发与规划中,如唐文跃(2013)论证了地方性与旅游开发的相互影响及其意义;郎超等(2009)认为地方性在旅游规划中主要体现在旅游形象设计与塑造、景观设计、旅游产品和市场营销与宣传;姚佳在对长春市旅游品牌塑造研究中阐释了地方性在旅游业的价值.
推荐文章
从社区参与角度分析希拉穆仁草原旅游现存的问题
社区参与
可持续发展
希拉穆仁草原
旅游
希拉穆仁草原近自然恢复状态下植被-土壤响应特征
围封草原
近自然状态
分形维数
粒度特征
希拉穆仁草原退化评价及地表风蚀颗粒表征
荒漠草原
退化程度
土壤粒度组成
判别标准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草原旅游地的地方性塑造希拉穆仁草原
来源期刊 炎黄地理 学科
关键词
年,卷(期) 2021,(3) 所属期刊栏目 旅游与思考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78-81
页数 4页 分类号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2021(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炎黄地理
月刊
2096-6185
14-1368/K
太原市小店区党校路11号
chi
出版文献量(篇)
547
总下载数(次)
1
总被引数(次)
2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