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探讨背阔肌肌瓣在电烧伤后肩周肌力重建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2014年3月—2020年9月,空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13例伴有肩周严重损伤的电烧伤患者,其中男11例、女2例,年龄19~55岁,对其进行回顾性观察性研究。受伤肢体为左上肢8例、右上肢5例,均为Ⅲ~Ⅳ度焦痂创面,其中伴有肱二头肌缺损6例、三角肌缺损3例、肱三头肌缺损2例、肩周多条肌肉复合缺损2例。手术分2个阶段进行,Ⅰ期行肩周电烧伤创面清创探查,在保证全身状况稳定的前提下,尽可能保留局部组织、保存肢体。最后1次清创后创面面积为10 cm×6 cm~40 cm×15 cm,肌肉缺损面积为8 cm×4 cm~19 cm×12 cm,7例患者伴有肱骨外露。Ⅱ期根据残留肢体缺损程度,采用背阔肌肌瓣行肩周肌力重建,背阔肌肌瓣切取面积为15 cm×6 cm~20 cm×18 cm,剩余创面采用自体头部刃厚皮修复,肌瓣供区直接拉拢缝合。观察术后肌瓣成活和创面封闭情况及随访时供受区外观。末次随访时,采用中华医学会手外科学会上肢部分功能评定试用标准评定肩关节功能;参照肩关节简明测试评分系统,自制问卷调查患者对肩部外观及功能恢复的满意度。结果:术后13例患者肩周肌瓣全部成活;2例患者皮片移植区域残余创面,其中1例患者经换药处理后愈合,1例患者换药后再次行自体头部刃厚皮移植后愈合。所有患者均获随访,时间6~18个月,患者肩周肌瓣外形饱满、不臃肿,修复区域萎缩性瘢痕质地柔软,与周围正常皮肤组织接近。肌瓣供区遗留线性缝合瘢痕,不影响整体外观。末次随访时,肩关节主动外展活动度60~90°,上举120~180°,肌力恢复Ⅳ级以上8例、Ⅲ级5例;肩关节功能评定为优8例、良5例;10例患者对肩周外观及功能恢复非常满意,3例患者对肩周外观及功能恢复满意。结论:背阔肌肌瓣的应用为肩周电烧伤后肌力重建提供了一种较佳选择,术区外形好,上肢功能预后较佳。
推荐文章
扩展型背阔肌皮瓣在Ⅰ期乳房重建中的应用及护理配合
乳腺癌
扩展型背阔肌皮瓣
乳房重建
护理配合
带蒂背阔肌皮瓣转移修复Ⅳ度烧伤创面
背阔肌皮瓣
烧伤
修复术
乳腺癌术后即刻转移背阔肌皮瓣乳房重建术的手术配合
乳腺癌
改良根治术
背阔肌肌瓣
乳房重建
手术配合
人背阔肌肌内神经分布和肌构筑特征及其临床意义
背阔肌
肌内神经
肌构筑
胸背神经
肌移植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背阔肌肌瓣在电烧伤后肩周肌力重建中的临床应用效果
来源期刊 中华烧伤杂志 学科
关键词 烧伤,电 肩周 肌力重建 背阔肌肌瓣
年,卷(期) 2021,(7) 所属期刊栏目 论著·毁损性创面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622-628
页数 7页 分类号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10.3760/cma.j.cn501120-20210329-00107
五维指标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2021(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烧伤,电
肩周
肌力重建
背阔肌肌瓣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华烧伤杂志
月刊
1009-2587
50-1120/R
大16开
重庆市沙坪坝区高滩岩正街
78-131
1985
chi
出版文献量(篇)
4698
总下载数(次)
6
总被引数(次)
28053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