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P-T-t轨迹作为变质岩的重要研究方法之一,对揭示岩石的构造演化过程具有重要意义.北大别饶拔寨镁铁-超镁铁岩形成的构造环境和就位过程长期以来尚存争议.本文通过岩相学观察、矿物化学研究和温压计计算,揭示出饶拔寨石榴辉石岩经历了四个变质演化阶段:1)超高压变质阶段(M1):主要根据石榴子石中金红石的出溶,单斜辉石中石英的出溶和磷灰石中不透明矿物的出溶,结合前人研究,认为饶拔寨石榴辉石岩经历过超高压变质阶段(≥2.5GPa);2)高压麻粒岩相阶段(M2):矿物组合为石榴子石(变斑晶)和单斜辉石(基质)+斜长石(基质),记录的温压条件为T=648~ 700C,P=1.47~1.94GPa;3)中压麻粒岩相阶段(M3):以石榴子石外围发育的主要由斜方辉石+斜长石组成的内圈"白眼圈"为特征,形成的温压条件为T=781~ 796C,P=0.92~0.98GPa;4)角闪岩相阶段(M4):以石榴子石变斑晶周围发育的外圈"白眼圈"为特征,其矿物组合为角闪石+斜长石的后成合晶,形成的温压条件为T=663~ 685℃,P=0.50~0.58GPa.石榴辉石岩的锆石SIMS U-Pb定年得到了3组不同的交点年龄,分别为208.1~202.1Ma、227.6Ma和817.7Ma.根据锆石包裹体中角闪石+斜长石的组合,推断208.1~202.1Ma代表了角闪岩相变质年龄的下限,227.6Ma则是高压麻粒岩相的下限年龄,而新元古代年龄(817.7Ma)与区域上的变质岩原岩年龄一致,可能代表了其原岩年龄.结合前人研究,饶拔寨石榴辉石岩记录了顺时针的P-T-t轨迹,揭示了板片俯冲(超高压变质)-碰撞-折返(降压升温过程,~227Ma)-抬升(降压降温过程,208~ 202Ma)的完整过程.
推荐文章
大别山铙钹寨被麻粒岩相变质作用改造的变质超镁铁岩体:石榴辉石岩证据
大别山
铙钹寨
变质超镁铁岩
麻粒岩相
地质差异
大别山北坡尖晶石橄榄岩中的高温石榴辉石岩包体:兼论上地幔部分熔融
尖晶石橄榄岩
地幔部分熔融
高温型榴辉岩
深位退变质
大别山北麓尖晶石橄榄岩中石榴辉石岩包体的成因矿物学信息
石榴辉石岩
尖晶石橄榄岩
成因矿物学
A-型榴辉岩
大别山
蚌埠隆起区石榴辉石岩变质P-T轨迹的构建
蚌埠隆起
变质温压条件
P-T轨迹
锆石U-Pb定年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北大别饶拔寨石榴辉石岩P-T-t轨迹及其构造意义
来源期刊 岩石学报 学科
关键词 石榴辉石岩 温压计 P-T-t轨迹 北大别 变质作用时代
年,卷(期) 2021,(8)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2579-2598
页数 20页 分类号 P588.348|P597.3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10.18654/1000-0569/2021.08.20
五维指标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554)
共引文献  (281)
参考文献  (58)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6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71(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73(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7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7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7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7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78(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1979(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198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2(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83(6)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5)
1984(9)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6)
1986(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89(18)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16)
1990(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1991(7)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7)
1992(1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2)
1993(11)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9)
1994(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95(20)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9)
1996(1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4)
1997(1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5)
1998(16)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5)
1999(26)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5)
2000(44)
  • 参考文献(8)
  • 二级参考文献(36)
2001(38)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36)
2002(3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5)
2003(3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31)
2004(27)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24)
2005(38)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36)
2006(19)
  • 参考文献(4)
  • 二级参考文献(15)
2007(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1)
2008(37)
  • 参考文献(5)
  • 二级参考文献(32)
2009(31)
  • 参考文献(4)
  • 二级参考文献(27)
2010(17)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15)
2011(28)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26)
2012(2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0)
2013(17)
  • 参考文献(4)
  • 二级参考文献(13)
2014(6)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5)
2015(8)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6)
2016(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2017(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8(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20(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21(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石榴辉石岩
温压计
P-T-t轨迹
北大别
变质作用时代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岩石学报
月刊
1000-0569
11-1922/P
大16开
北京市朝阳区北土城西路19号
8-33
1985
chi
出版文献量(篇)
5081
总下载数(次)
3
总被引数(次)
149596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