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 采用机械吸附及离子交换的方法制备替拉扎明(TPZ) Hepasphere药物洗脱微球,并研究其在肝癌动物模型体内的药物释放特性.方法 采用空白洗脱栓塞微球Hepasphere、生理盐水、TPZ及稀盐酸混合的方法制备TPZ Hepasphere药物洗脱微球,之后建立30只兔VX2肝癌模型,接受TPZ Hepasphere药物洗脱微球经导管肝动脉栓塞处理,分别于栓塞后5 min、10 min、15 min、20 min、30 min、45 min、1 h、2h、4h、1天、3天和7天静脉血取样;再分别于栓塞后1h、2h、4h、1天、3天和7天每次处死5只动物,采取肿瘤和瘤周正常肝实质标本,采用高效液相色谱分析法(HPLC)检测其中的TPZ及其代谢物SR4317、SR4330的浓度.结果 刚混合时,微球及TPZ的溶液呈浑浊的红色,静置50 min后可见载有TPZ的深红色微球沉积于注射器底部.动物血浆内TPZ药物浓度于栓塞后5 min到达峰值,术后第7天血浆内仍可检测到其药物浓度,为峰值浓度的7.12%;血浆内SR4317浓度术后第1天降至极低水平;各时间点血浆内SR4330浓度均极低.肿瘤组织内TPZ浓度于术后1h达峰值,术后第7天肿瘤组织内仍可检测到其较高的药物浓度,为峰值浓度的28.79%;SR4317术后lh其浓度达到峰值,术后第七天下降到峰值浓度的34.85%;SR4330术后1天降至极低水平.各个时间点肿瘤内TPZ及其代谢物浓度均明显高于瘤周肝实质.结论 TPZ Hepasphere药物洗脱微球具有制备简单、载药性能良好的优点,其栓塞肝癌动物模型后微球内药物缓慢释放,可以长时间使肿瘤内保持较高的药物浓度.
推荐文章
壳聚糖载药微球的制备和体外释放研究
壳聚糖
盐酸左氧氟沙星
微球
缓释
艾塞那肽缓释微球的制备工艺及其体外释放特性的研究
PLGA
exendin-4
载药微球
W/O/W
制备工艺
药物洗脱球囊与药物洗脱支架在冠状动脉分叉病变介入治疗中的应用价值
冠心病
冠状动脉分叉病变
药物洗脱球囊
药物洗脱支架
常规球囊扩张
鼻用氟尿嘧啶壳聚糖微球的制备及其特性研究
氟尿嘧啶
壳聚糖
微球体
药物载休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替拉扎明Hepasphere药物洗脱微球制备及其在生物体内药物释放特性研究
来源期刊 临床放射学杂志 学科
关键词 替拉扎明 Hepasphere微球 离子交换 机械吸附 VX2肿瘤 药物释放
年,卷(期) 2021,(1) 所属期刊栏目 实验研究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46-151
页数 6页 分类号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3)
共引文献  (295)
参考文献  (24)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8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0(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2(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6(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7(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9(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0(3)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1(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2(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3(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4(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6(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7(5)
  • 参考文献(5)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9(3)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0)
2021(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替拉扎明
Hepasphere微球
离子交换
机械吸附
VX2肿瘤
药物释放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临床放射学杂志
月刊
1001-9324
42-1187/R
大16开
湖北省黄石杭州路23-22号
38-57
1982
chi
出版文献量(篇)
11720
总下载数(次)
27
总被引数(次)
64701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