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为得到不同配比下某铜矿尾砂胶结充填体的动力学特性及损伤度,对灰砂比分别为1:4、1:6、1:8和1:10,质量浓度为72%的充填体试件开展了相似加载应变率下的常规单轴冲击试验.结果表明:1)加载应变率为30 s-1,灰砂比为1:4和1:6的试件内部胶结力较强,受到冲击荷载后残余强度较高,仅在边缘处出现少量层状剥落,相同条件下灰砂比为1:8、1:10的试件破坏后多以粉质与劈裂柱状体的形式存在,基本丧失原有强度.2)灰砂比为1:4、1:6、1:8和1:10所对应的损伤值d分别为0.238、0.258、0.443和0.476,当灰砂比由1:6变化为1:8时,损伤变量值增幅达171.71%,此阶段充填体整体力学性质大幅度降低,动态抗压强度降低,动弹模量减小,但破坏应变增加,充填体变形性能趋向于脆性.
推荐文章
尾砂胶结充填体损伤模型及与岩体的匹配分析
尾砂胶结充填体
损伤力学
充填体与岩体匹配
某铅锌矿全尾砂胶结充填体强度试验研究
全尾砂
胶结充填体
抗压强度
敏感性分析
多元线性回归
最优配比
深部采空区尾砂胶结充填体强度特性试验研究
采空区
全尾尾砂
胶结充填体
正交实验
武山铜矿全尾砂胶结充填环管试验
全尾砂
膏体
环管试验
沿程阻力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不同配比全尾砂胶结充填体的动态损伤特性
来源期刊 有色金属工程 学科
关键词 霍普金森压杆 胶结充填体 破碎块度 损伤度
年,卷(期) 2021,(4) 所属期刊栏目 地质采矿与安全工程|Geology,Mining and Safety Engineering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10-117
页数 8页 分类号 TD853.34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2095-1744.2021.04.016
五维指标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150)
共引文献  (42)
参考文献  (15)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8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6(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9(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3(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4(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2005(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6(1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2)
2007(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2008(9)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8)
2009(9)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9)
2010(1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2)
2011(17)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7)
2012(6)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5)
2013(1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0)
2014(17)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6)
2015(1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4)
2016(8)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8)
2017(12)
  • 参考文献(4)
  • 二级参考文献(8)
2018(3)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9(8)
  • 参考文献(4)
  • 二级参考文献(4)
2020(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21(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霍普金森压杆
胶结充填体
破碎块度
损伤度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有色金属工程
月刊
2095-1744
10-1004/TF
16开
北京南四环西路188号总部基地18区23号楼
1949
chi
出版文献量(篇)
3344
总下载数(次)
7
总被引数(次)
19685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