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在《海燕》这一散文诗的教学中,研究者引导学生抓住象征手法,借助作品中描绘的形象特征、作品的写作背景以及语言文化背景,理解作品中形象的象征意义,学习作品中灵活运用整体观照、烘托对比的技巧;最后,将之与同类型的典型作品进行比较,展开比较阅读,进一步加深学生对象征手法的认识,从而让学生获得阅读和欣赏象征类作品的技能.
推荐文章
开掘不可替代的散文诗质--读章闻哲的散文诗
章闻哲
散文诗
《在陆地上》
《绿伯》
象征主义
五四新诗革命中的“散文诗”
文学革命
散文诗
概念的误读
文体意识生成
矛盾性内涵
福建百年散文诗概论
福建场域
现代
散文诗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紧扣象征读透散文诗——以《海燕》为例
来源期刊 中小学课堂教学研究 学科
关键词 《海燕》 三层级阅读理论 散文阅读 象征手法 对比手法
年,卷(期) 2021,(4) 所属期刊栏目 特设专栏:三层级阅读教学微课设计(之七)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30-32
页数 3页 分类号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2021(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海燕》
三层级阅读理论
散文阅读
象征手法
对比手法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小学课堂教学研究
月刊
2096-1421
45-1400/G4
16开
广西南宁市鲤湾路8号
2016
chi
出版文献量(篇)
375
总下载数(次)
6
总被引数(次)
30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