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氧化石墨烯的还原与表面结构化有助于提升传感器、储能器等微型电子器件的性能.相比于其他工艺手段,采用飞秒激光辐照方法可以快速实现氧化石墨烯的同步还原和表面纳结构成型.本文首次对比了1030 nm和257 nm两种飞秒激光波长辐照下氧化石墨烯的形貌与结构特征,发现1030 nm激光辐照产生的条纹周期纳结构主要由入射激光与表面等离激元干涉作用而形成,257 nm激光辐照产生的沟槽微纳结构主要归因于光化学作用.通过拉曼测试和电化学阻抗谱分析表明,相比于257 nm激光作用,1030 nm激光辐照下氧化石墨烯还原程度更高,电极反应过程中接触电阻更小且有利于电荷转移和离子的扩散.
推荐文章
CoO/石墨烯的制备及电化学性能研究
CoO/石墨烯
循环伏安法
超级电容
电化学
还原氧化石墨烯中钾离子的电化学嵌入/脱出性能研究
还原氧化石墨烯
钾离子
热还原
容量
钛酸锂/石墨烯复合材料及电化学性能
固相法
水热法
氧化石墨烯
倍率循环
交流阻抗
扩散系数
氧化石墨烯与剩余活性污泥聚合制备多孔碳材料及其电化学性能
剩余活性污泥
石墨烯
水凝胶
细菌
电化学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飞秒激光辐照氧化石墨烯的纳结构与电化学性能研究
来源期刊 中国激光 学科
关键词 激光技术 飞秒激光 氧化石墨烯 纳结构 电化学性能
年,卷(期) 2021,(8) 所属期刊栏目 课题三 三维跨尺度纳米操作和激光可控纳米连接的工艺技术与装备及应用|Task 3 Processing Technology , Equipment and Applications of Three-Dimensional Trans-Scale Nano Manipulation and Controllable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250-257
页数 8页 分类号 O439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10.3788/CJL202148.0802022
五维指标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34)
共引文献  (5)
参考文献  (19)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58(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8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4(4)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5(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6(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7(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8(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9(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2010(6)
  • 参考文献(4)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1(6)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6)
2012(6)
  • 参考文献(4)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3(4)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3)
2014(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7(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8(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20(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21(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激光技术
飞秒激光
氧化石墨烯
纳结构
电化学性能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国激光
月刊
0258-7025
31-1339/TN
大16开
上海市嘉定区清河路390号 上海800-211邮政信箱
4-201
1974
chi
出版文献量(篇)
9993
总下载数(次)
26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