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探讨自行设计改良菱形皮瓣修复面部菱形、圆形及泪滴形创面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回顾性观察性研究方法。2018年8月—2020年4月,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及云南省剑川县人民医院接诊符合入选标准的30例面部病损患者,其中男16例、女14例,年龄23~88岁。患者创面面积为1.0 cm×1.0 cm~7.0 cm×5.0 cm,其中菱形创面10例、圆形创面12例、泪滴形创面8例,均采用自行设计改良菱形皮瓣修复。术后随访1~18个月,记录患者皮瓣成活情况、创面张力情况、术后瘢痕情况及并发症。结果:术后皮瓣尖端无坏死发黑,皮瓣均成活,创面张力小、愈合良好,瘢痕增生不明显,无并发症。结论:自行设计改良菱形皮瓣尤其适合存在多个重要器官、多个解剖亚单位及软组织张力区变化较大的面部创面,不仅可减少皮瓣旋转推进幅度,而且可减少不必要的正常皮肤软组织切除。
推荐文章
旋转皮瓣和改良菱形皮瓣修复面部缺损的效果比较
皮肤缺损,面部
旋转皮瓣
改良菱形皮瓣
游离皮瓣在颌面部组织缺损修复中的临床效果
前臂皮瓣
股前外侧皮瓣
恶性肿瘤切除术
组织缺损修复
邻位皮瓣修复颌面部组织缺损30例
邻位皮瓣
颌面部组织缺损
修复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自行设计改良菱形皮瓣在面部创面修复中的临床疗效观察
来源期刊 中华烧伤杂志 学科
关键词 外科皮瓣 伤口愈合 菱形创面 圆形创面 泪滴形创面
年,卷(期) 2021,(8) 所属期刊栏目 创面修复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788-792
页数 5页 分类号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10.3760/cma.j.cn501120-20200504-00250
五维指标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252)
共引文献  (167)
参考文献  (33)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8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7(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8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1(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3(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4(8)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8)
2005(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6(8)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8)
2007(7)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7)
2008(1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5)
2009(1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0)
2010(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1)
2011(27)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6)
2012(19)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9)
2013(26)
  • 参考文献(4)
  • 二级参考文献(22)
2014(38)
  • 参考文献(5)
  • 二级参考文献(33)
2015(2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2)
2016(37)
  • 参考文献(5)
  • 二级参考文献(32)
2017(18)
  • 参考文献(5)
  • 二级参考文献(13)
2018(6)
  • 参考文献(5)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9(6)
  • 参考文献(6)
  • 二级参考文献(0)
2020(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21(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外科皮瓣
伤口愈合
菱形创面
圆形创面
泪滴形创面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华烧伤杂志
月刊
1009-2587
50-1120/R
大16开
重庆市沙坪坝区高滩岩正街
78-131
1985
chi
出版文献量(篇)
4698
总下载数(次)
6
总被引数(次)
28053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