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 观察在一定参数条件下,不同脉冲宽度超声联合血栓内微泡输注对经导管介入溶栓增强效果的影响.方法 牛全血血栓40份,随机分为4组(n=10),各组血栓在经微导管输注溶栓药物及微泡的同时接受脉冲超声辐照.体外溶栓装置使用带侧支循环的模拟循环栓塞系统,循环液为含10%牛新鲜冰冻血浆的PBS,溶栓药物(尿激酶2×104 U)及微泡(脂氟显0.1 mL)经介入微导管持续输注到血栓中部.各组血栓接受的辐照超声中心频率2.5 MHz、机械指数0.50及辐照时间30 min相同,脉冲宽度分别为0 μs(假照组)、5、10μs组和20μs组.分别称量各组血栓的初始质量、溶栓后残余血栓质量,计算并比较各组溶栓率.残余血栓常规固定切片,HE染色,光镜观察.结果 脉冲宽度为10μs组55.38%±3.86%及20 μs组56.57%±6.39%溶栓率高于5 μs组(50.22%±4.72%,P<0.05),各联合溶栓组溶栓率均显著高于假照组[(42.38±3.78)%,P<0.01];但10 μs组及20μs组间溶栓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583).各组残余血栓均见中部导管接触部位附近不同程度溶解,各辐照组溶解区范围较假照组增大、血栓内部纤维网结构疏松.结论 超声辐照联合血栓内输注微泡可显著增强经导管介入溶栓效果;在固定中心频率为2.5 MHz、MI=0.50的前提下,10μs组的脉冲宽度是超声联合血栓内微泡增强导管介入溶栓的较优参数.
推荐文章
低频脉冲超声联合微泡对在体微小血管作用的实验研究
超声治疗
微泡
肠系膜微血管
渗出
微泡增强的脉冲超声治疗脾创伤出血机制的初步探讨
微泡
脉冲式超声
脾脏
机制
止血
肝移植术后肝动脉血栓的介入溶栓治疗分析
肝移植
肝动脉血栓
介入治疗
介入腔内溶栓综合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35例分析
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
腔静脉滤器
腔内溶栓
静脉造影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不同脉冲宽度超声联合血栓内微泡增强导管介入溶栓的实验研究
来源期刊 中国超声医学杂志 学科
关键词 经导管介入治疗 溶栓 超声 微泡 脉冲宽度
年,卷(期) 2021,(3) 所属期刊栏目 实验研究|BASIC RESEARCH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344-347
页数 4页 分类号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44)
共引文献  (7)
参考文献  (9)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200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4(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5(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6(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7(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8(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200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1(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2012(7)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6)
2013(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4(6)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4)
2015(7)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5)
2016(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7(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20(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21(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经导管介入治疗
溶栓
超声
微泡
脉冲宽度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国超声医学杂志
月刊
1002-0101
11-2110/R
大16开
北京市海淀区大钟寺东路太阳园小区8号楼909室
82-151
1985
chi
出版文献量(篇)
10279
总下载数(次)
11
总被引数(次)
74525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