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缺血性卒中是由于颅脑血管狭窄、闭塞导致组织缺血梗死的一组疾病,主要病因为脑动脉粥样硬化性血管狭窄.缺血性卒中具有高发病率、高死亡率、高致残率的特性,因此卒中的防治是全球关注的热点.当缺血性卒中发生时,脑动脉侧支循环形成,血液通过开放或新生的微血管向缺血区供血,从而减小梗死核心区,降低术后出血率[1].侧支循环的形成对缺血性卒中诊疗策略、病情评估、预后有着临床指导价值[2].
推荐文章
灯盏细辛对缺血性脑卒中侧支循环形成作用的临床观察
侧支循环
灯盏细辛
脑卒中
CT灌注成像
细胞因子
CT血管成像评价缺血脑组织侧支循环形成情况对缺血性脑卒中病人预后的意义
缺血性脑卒中
CT血管成像
CT灌注成像
侧支循环
预知
缺血性卒中患者血清生物标志物的应用现状
卒中
缺血性卒中
血清学
综述
缺血性卒中侧支循环的研究进展
侧支循环
卒中
预后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预示缺血性卒中侧支循环形成的血清标志物
来源期刊 实用老年医学 学科
关键词
年,卷(期) 2021,(6) 所属期刊栏目 讲座与综述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624-626
页数 3页 分类号 R743.3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003-9198.2021.06.023
五维指标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118)
共引文献  (50)
参考文献  (24)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00(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8(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1(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3(7)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7)
2004(5)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5(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6(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7(6)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8(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2009(6)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6)
2010(7)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7)
2011(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2012(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2013(5)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4)
2014(1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0)
2015(1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0)
2016(28)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26)
2017(18)
  • 参考文献(6)
  • 二级参考文献(12)
2018(5)
  • 参考文献(4)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9(3)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0)
2021(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实用老年医学
月刊
1003-9198
32-1338/R
大16开
南京市珞珈路30号
28-207
1986
chi
出版文献量(篇)
4990
总下载数(次)
4
总被引数(次)
27107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