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从安徽省宣城市麻姑山林场采集到自然罹病的德国小蠊僵虫,通过分离纯化获得一株绿僵菌RCEF6416,采用显微形态和分子生物学相结合方法将该菌株鉴定为贵州绿僵菌.本试验研究了在不同培养基、盐浓度、pH以及高温胁迫等条件下,该菌株的培养特征及产孢能力,以期为世界性卫生害虫德国小蠊的生物防治提供种质资源和理论依据.结果表明:该菌株在PPDA培养基上的生长速度较快,菌落直径平均日增量为4.94mm/d,但在PDA培养基上产孢量最大,为5.1×107孢子/cm2;在一定范围内,随着盐浓度增加菌落直径日增量增加,但是产孢量逐渐下降,且菌落逐渐产生白色菌丝圈;当pH为8时,菌株生长速度最快,产孢量最大;高温对菌株孢子萌发率影响很大,当水浴温度为45℃处理4h后,其孢子萌发率仅为2.6%.
推荐文章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一株分离自德国小蠊的贵州绿僵菌的鉴定及生物学特性
来源期刊 中国生物防治学报 学科 农学
关键词 贵州绿僵菌 蟑螂 生物防治 培养条件
年,卷(期) 2021,(6)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简报|SCIENTIFIC NOTES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344-1352
页数 9页 分类号 S476.1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10.16409/j.cnki.2095-039x.2021.07.021
五维指标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2021(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贵州绿僵菌
蟑螂
生物防治
培养条件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国生物防治学报
双月刊
2095-039X
11-5973/S
16开
北京中关村南大街12号中国农科院
2-507
1985
chi
出版文献量(篇)
2056
总下载数(次)
2
总被引数(次)
28312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