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 探讨沙利度胺对四氯化碳(CCl4)诱导的小鼠肝纤维化的保护作用及机制.方法 将24只雄性C57BL/6小鼠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正常组、模型组、复方甘草酸苷片组(阳性对照组)、沙利度胺组,每组6只.每周一和周四,正常组小鼠腹腔注射橄榄油10μL·g-1,模型组、阳性对照组、沙利度胺组小鼠腹腔注射体积分数0.6%CCl4(10μL·g-1),连续6周;造模第5周开始,阳性对照组小鼠给予3.5 g·L-1复方甘草酸苷片混悬液灌胃(35 mg·kg-1·d-1);沙利度胺组小鼠给予3.0 g·L-1沙利度胺混悬液灌胃(30 mg·kg-1·d-1),正常组和模型组小鼠给予生理盐水灌胃(10μL·g-1),各组小鼠每日灌胃1次,连续2周;各组小鼠均于每周一测体质量;第6周末次给药2 h后,使用毛细管眼眶取血0.6 mL,采用速率法检测血清丙氨酸转氨酶(ALT)和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水平;取血后采用过量七氟烷麻醉处死小鼠,取肝组织,计算小鼠肝指数(肝指数=肝质量/体质量×100%);采用苏木精-伊红(HE)染色观察小鼠肝细胞状态,Masson染色观察小鼠肝组织结构,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法检测肝组织中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石蜡切片免疫荧光双标法检测小鼠肝组织中M1型巨噬细胞标志物CD68和M2型巨噬细胞标志物CD163表达.结果 造模第0、1、2、3、4、5、6周各组小鼠体质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第6周末,模型组小鼠肝质量及肝指数均显著高于正常组(P<0.01),阳性对照组和沙利度胺组小鼠肝质量及肝指数均显著低于模型组(P<0.01),沙利度胺组与阳性对照组小鼠肝质量及肝指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模型组、阳性对照组及沙利度胺组小鼠血清ALT、AST水平显著高于正常组(P<0.05),阳性对照组及沙利度胺组小鼠血清ALT、AST水平显著低于模型组(P<0.05),沙利度胺组与阳性对照组小鼠血清ALT、AST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模型组小鼠肝组织中TNF-α水平显著高于正常组(P<0.05),阳性对照组及沙利度胺组与正常组小鼠肝组织中TNF-α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阳性对照组及沙利度胺组小鼠肝组织中TNF-α水平显著低于模型组(P<0.05),沙利度胺组与阳性对照组小鼠肝组织中TNF-α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HE染色显示,正常组小鼠肝细胞结构完整,排列规则,肝小叶结构清晰;模型组小鼠肝组织汇管区与门静脉周围肝细胞大量空泡样坏死,排列紊乱,肝小叶结构不完整;阳性对照组和沙利度胺组小鼠肝组织汇管区与门静脉周围肝细胞有少量空泡样坏死,排列基本规则.Masson染色显示,正常组小鼠肝组织无明显胶原纤维增生;模型组小鼠肝汇管区门静脉与中央静脉周围大量胶原纤维增生,且有少量桥接形成;阳性对照组和沙利度胺组小鼠肝组织局部汇管区和中央静脉周围有少量胶原纤维增生.模型组小鼠肝组织Masson评分显著高于正常组(P<0.05),阳性对照组和沙利度胺组小鼠肝组织Masson评分显著低于模型组(P<0.05),阳性对照组与沙利度胺组小鼠肝组织Masson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免疫荧光双标检测显示正常组小鼠肝组织中存在少量CD68和CD163阳性表达;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小鼠肝组织中CD68阳性表达相对增强,CD163阳性表达相对减弱;与模型组比较,沙利度胺组小鼠肝组织中CD68阳性表达相对较弱,CD163阳性表达相对较强;与阳性对照组相比,沙利度胺组小鼠肝组织中CD68阳性表达相似,CD163阳性表达较强.结论 沙利度胺可有效改善CCl4诱导的小鼠肝纤维化,显著减轻肝损伤,其作用机制可能与影响巨噬细胞极化有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