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为了避免目前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制造所使用的高纯试剂和高能耗,采用简单熔融法制备以多孔碳为基体的Sb2S3纳米线/多孔碳复合负极材料.得益于活性材料Sb2S3的纳米结构和多孔碳的协同作用,复合负极材料在100 mA/g下循环150次后仍可实现530.3 mA·h/g的高可逆容量,在5000 mA/g下循环320次仍可获得130.6 mA·h/g的容量.研究结果揭示直接利用辉锑矿作为先进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的可能性和实用性.
推荐文章
硅碳复合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制备研究
锂离子电池
负极材料
石墨
包覆
锂离子电池硅碳复合负极材料的研究
锂离子电池
硅碳复合负极材料
纳米硅
人造石墨
碳包覆
TiO2基锂离子电池复合负极材料的研究进展
二氧化钛
锂离子电池
负极
复合材料
电化学
锂离子电池硅碳复合负极材料的研究进展
锂离子电池
负极材料
硅碳复合物
研究进展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以天然辉锑矿为原料制备Sb2S3纳米线/多孔碳复合物作为高性能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
来源期刊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英文版) 学科
关键词 锂离子电池 辉锑矿 经济制备 纳米结构负极材料
年,卷(期) 2021,(7) 所属期刊栏目 材料科学与工程|Materials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2051-2061
页数 11页 分类号
字数 语种 英文
DOI 10.1016/S1003-6326(21)65637-6
五维指标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95)
共引文献  (1)
参考文献  (34)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9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8(3)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9(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0(4)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1(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2(6)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4)
2013(8)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7)
2014(1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0)
2015(8)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7)
2016(11)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8)
2017(17)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14)
2018(27)
  • 参考文献(8)
  • 二级参考文献(19)
2019(24)
  • 参考文献(7)
  • 二级参考文献(17)
2020(3)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0)
2021(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锂离子电池
辉锑矿
经济制备
纳米结构负极材料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英文版)
月刊
1003-6326
43-1239/TG
大16开
湖南省长沙中南大学内
1991
eng
出版文献量(篇)
8260
总下载数(次)
2
总被引数(次)
61216
  • 期刊分类
  • 期刊(年)
  • 期刊(期)
  • 期刊推荐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