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考古遗址预测模型(SPM)在考古学研究和文化资源管理中有着广泛的应用,但传统的构建方法过度依赖数字高程模型(DEM),对多光谱遥感数据的应用较少.本项研究以陇东黄土高原地区的区域考古调查为例,利用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数据、商业DEM数据和Landsat 8 OLI多光谱遥感数据,构建3种考古遗址预测模型(DEM模型、多光谱遥感模型和混合模型).研究表明,黄土高原地区先秦遗址分布对坡向、纵向曲率、地形开阔度等地貌因素具有明显的相关性,而引入主成因素分析法(PCA)提取的多光谱因子不仅可以有效提高单纯基于DEM派生数据构建的遗址预测模型的精度和预测效率,而且还能够很好地改善遗址预测模型的空间结构,增强遗址预测模型的应用效果.基于上述混合模型的分析,陇东黄土高原地区先秦时期的土地资源开发,从仰韶文化时期的不足10%,迅速提升至龙山文化时期的43.1%,先秦时期整体达到了57.3%的规模,土地资源的加速开发奠定了该地区早期文明发展的基础.
推荐文章
长城抗战遗址文化价值与利用研究
长城抗战
遗址
文化价值
保护和利用
不同遗址土的热物理参数研究
土遗址
热劣化
热物理参数
干密度
含水率
浅析遗址环境保护展示——以洛阳"明堂"历史遗址区保护研究为例
遗址保护
展示
历史环境
物质实存
精神实存
和谐共存
渤海国五京遗址保护利用研究
五京遗址
保护利用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陇东先秦遗址多光谱遥感与遗址预测模型研究
来源期刊 遥感学报 学科
关键词 遥感 陇东黄土高原 考古遗址预测模型 Landsat 8 OLI 先秦时期土地资源开发
年,卷(期) 2021,(12) 所属期刊栏目 技术方法|Technologies and Methodologies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2396-2408
页数 13页 分类号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2021(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遥感
陇东黄土高原
考古遗址预测模型
Landsat 8 OLI
先秦时期土地资源开发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遥感学报
月刊
1007-4619
11-3841/TP
大16开
北京市安外大屯路中国科学院遥感与数字地球研究所
82-324
1986
chi
出版文献量(篇)
2330
总下载数(次)
13
总被引数(次)
68505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