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为比较磷酸钠与磷酸二氢钠对铅污染土壤的稳定化效果,采用国内两种标准方法——《固体废物浸出毒性浸出方法水平振荡法》(HJ 557—2010)和《固体废物浸出毒性浸出方法醋酸缓冲溶液法》(HJT 300—2007)浸提不同添加比例[P:Pb=3:1、P:Pb=8:1(摩尔比)]、不同培养时间(7、20、30 d)条件下磷酸钠、磷酸二氢钠稳定的两种(HN、YN)铅污染土壤.醋酸缓冲溶液法浸提结果表明,磷酸钠、磷酸二氢钠对土壤中铅具有良好的稳定化效果,培养至第30 d时,添加磷酸钠且P:Pb=8:1时,与对照组相比,可提取态铅浓度降低了96.8%.水平振荡法浸提结果表明,相较于对照组,添加磷酸钠、磷酸二氢钠使土壤中可提取态铅浓度增加,且磷酸钠各添加比例在YN、HN组的水平振荡法可提取态铅浓度均比磷酸二氢钠各添加比例的浓度高.培养至第30 d时,添加磷酸钠且P:Pb=8:1时,可提取态铅浓度达3.72 mg/L.在本试验研究条件下,两种浸提方法在7~30 d内可提取态铅浓度趋势不同,醋酸缓冲溶液法可提取态铅浓度呈降低趋势,而水平振荡法可提取态铅浓度呈上升趋势.添加磷酸钠、磷酸二氢钠使得土壤中水平振荡法提取态铅浓度增加,对重金属铅污染土壤具有一定风险性,且磷酸钠作为土壤铅污染修复剂比磷酸二氢钠风险高.
推荐文章
磷酸二氢钙制备磷酸二氢钠磷收率研究
磷酸二氢钠
磷酸二氢钙
结晶
磷收率
六偏磷酸钠的应用及制备技术
六偏磷酸钠
偏磷酸盐
聚磷酸钠盐
六偏磷酸钠的应用及制备技术
六偏磷酸钠
偏磷酸盐
聚磷酸钠盐
萃取法制取磷酸二氢钠的试验研究
湿法磷酸
氯化钠
连续萃取法
磷酸二氢钠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基于国内两种标准方法比较磷酸钠与磷酸二氢钠对铅污染土壤的稳定化效果
来源期刊 有色金属工程 学科
关键词 磷酸钠 磷酸二氢钠 土壤铅污染 水平振荡法 醋酸缓冲溶液法
年,卷(期) 2021,(9) 所属期刊栏目 环境科学与工程|Environment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30-137
页数 8页 分类号 TM501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2095-1744.2021.09.019
五维指标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43)
共引文献  (39)
参考文献  (15)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9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2(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4(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5(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7(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8(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9(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1(4)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3)
2012(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3(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2014(4)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5(6)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4)
2016(5)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4)
2017(4)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3)
2018(4)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3)
2019(4)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2)
2020(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21(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磷酸钠
磷酸二氢钠
土壤铅污染
水平振荡法
醋酸缓冲溶液法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有色金属工程
月刊
2095-1744
10-1004/TF
16开
北京南四环西路188号总部基地18区23号楼
1949
chi
出版文献量(篇)
3344
总下载数(次)
7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