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 探讨起搏电极导线引起心脏穿孔的处理策略.方法 研究入选2007年1月至2017年12月就诊于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并明确诊断心脏穿孔的患者46例.回顾性分析患者的基本情况、穿孔电极类型、临床表现、胸片、超声心动图、CT、程控参数以及处理方法等.总结心脏穿孔的最佳处理策略.结果 46例患者发生了心脏穿孔,急性心脏穿孔者23例(50.0%),发生于术后1~29(14±8)d,慢性心脏穿孔者23例(50.0%),发生于术后35~2555(1147±812)d.临床表现中以胸痛、肌肉跳动最常见,分别为18例(39.1%)、8例(17.4%).程控参数中以起搏阈值升高为主,为42例(91.3%).29例(63.0%)患者的胸片提示电极顶端紧贴或穿出心脏影外缘,20例(43.5%)患者的超声心动图提示心脏穿孔.6例接受胸部CT检查的患者均发现了心脏穿孔.本研究中由内科经静脉拔除电极导线者34例,成功拔除者32例(94.1%),2例患者因考虑术后心脏压塞风险较大,故保留原电极导线;外科参与电极导线拔除者12例,且全部(100%)成功拔除穿孔电极导线,44例心脏穿孔患者拔除穿孔电极导线后均未出现心包积液以及心脏压塞.结论 心脏穿孔常以胸痛、膈肌刺激为主要临床表现,可通过程控、影像学检查明确诊断.在血流动力学稳定且无周围器官损伤的情况下,采用经静脉拔除穿孔电极的手术方式是安全可靠的.
推荐文章
球囊电极导管临时心脏起搏的临床观察
心脏起搏
人工
球囊电极导管
主动固定电极导线的应用研究
主动固定电极
心脏起搏
心电图
心脏起搏器安置术后电极脱位的预防护理
心脏起搏器
电极脱位
预防护理
三度房室传导阻滞患者右室主/被动电极导线起搏的临床观察
三度房室传导阻滞
右室间隔部起搏
右室心尖部起搏
QRS波
左室射血分数
左室舒张末期内径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起搏电极导线引起心脏穿孔的处理策略研究
来源期刊 中国循证心血管医学杂志 学科
关键词 起搏电极导线 心脏穿孔 电极导线拔除
年,卷(期) 2021,(2) 所属期刊栏目 论著|Treatise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214-217
页数 4页 分类号 R541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674-4055.2021.02.21
五维指标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4)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69(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5(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2(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7(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21(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起搏电极导线
心脏穿孔
电极导线拔除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国循证心血管医学杂志
月刊
1674-4055
11-5719/R
大16开
北京市东城区南门仓5号
2008
chi
出版文献量(篇)
4142
总下载数(次)
4
总被引数(次)
20751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