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考虑受载岩石损伤破坏过程中的剪胀扩容特性,基于统计损伤理论建立一种新型三维损伤本构模型,并推导三轴与常规三轴压缩下模型的解析解.该模型认为岩石由未损伤部分和损伤部分组成,二者共同承担外部荷载;其中,未损伤部分只发生弹性变形;而损伤部分同时发生弹、塑性变形,变形规律受残余强度和剪胀角影响.针对加载过程中不同种类岩石表现出的不同应力-应变曲线峰后形态,将指数函数形式的修正系数R引入Weibull分布函数,并基于Mohr-Coulomb准则构建微元强度函数,建立考虑峰后形态的损伤演化方程.模型参数F0,m可由三轴压缩试验曲线的峰值特征获得,而参数k由曲线的峰后形态决定并能够衡量岩石脆性的强弱.适用性验证表明,新建统计损伤本构模型的理论计算结果与含砾粗砂岩、粉砂岩、Ohya stone的常规三轴压缩试验结果相吻合,能够准确地描述岩石破坏过程中的应变软化、剪胀特性、残余强度与弹塑性应变演化规律,并能准确反应真三轴条件下岩石各向异性变形特征;同时该模型揭示了加载过程中岩石黏结抗力弱化、摩擦抗力强化现象的损伤力学机制.
推荐文章
剪胀性砂土本构模型的研究
砂土
本构模型
剪胀方程
相变线
状态参量
考虑颗粒破碎的粗粒土剪胀性统一本构模型
统一模型
状态依赖
颗粒破碎
破碎耗能
变异粒子群算优化法
岩石统计渗流模型和统计损伤本构模型研究
岩石
渗流
损伤
本构模型,破坏准则
峰后岩石剪胀性能试验研究
不同围压
剪胀
最佳支护力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考虑剪胀特性和峰后形态的岩石损伤本构模型
来源期刊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学科 工学
关键词 岩石力学 残余强度 剪胀特性 峰后形态 应变软化 统计损伤模型
年,卷(期) 2021,(12)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2392-2401
页数 10页 分类号 TU45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10.13722/j.cnki.jrme.2021.0107
五维指标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2021(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岩石力学
残余强度
剪胀特性
峰后形态
应变软化
统计损伤模型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月刊
1000-6915
42-1397/O3
大16开
武汉市武昌小洪山岩土力学研究所
38-315
1982
chi
出版文献量(篇)
9764
总下载数(次)
12
  • 期刊分类
  • 期刊(年)
  • 期刊(期)
  • 期刊推荐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