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提出了一种新的电润湿方法,作用机理与传统电润湿不同,避免传统电润湿方案电介质被击穿的风险和结垢的问题,使得电润湿在传热传质领域的应用成为可能.通过可视化实验对水在圆形电场中接触角的变化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场强从0增加到4.71 kV/cm时,水的左侧接触角从85.91°减小至59.51°,右侧接触角86.43°减小至48.44°,且形态较为稳定,断电后形态仍保持不变.电场强度从4.71 kV/cm升高到5.88 kV/cm,液滴整体出现向右移动的趋势,左侧接触角略微增大至61.6°,右侧接触角增大至76.63°,形态不稳定,断电后液滴右侧三相线有一定的回缩.
推荐文章
高频脉冲电场下乳状液中液滴运动行为研究
脉冲电场
油包水乳状液
液滴变形
极化
液滴聚结
液珠链
润湿性图案表面上的液滴侧向弹跳行为
表面
多相流
流体动力学
液滴撞击
侧向弹跳
电场作用下双液滴聚合特性
液滴
相场方法
电脱水
聚结
分离
数值模拟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液滴在圆形电场中润湿性变化研究
来源期刊 化学工程 学科 工学
关键词 电润湿 接触角 电场强度 传热传质 三相线
年,卷(期) 2021,(12) 所属期刊栏目 化工流体力学|CHEMICAL HYDRODYNAMICS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49-53
页数 5页 分类号 TQ021.1|TQ021.3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005-9954.2021.12.010
五维指标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2021(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电润湿
接触角
电场强度
传热传质
三相线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化学工程
月刊
1005-9954
61-1136/TQ
大16开
西安市高新区唐延南路7号华陆大厦《化学工程》编辑部
52-52
1972
chi
出版文献量(篇)
4206
总下载数(次)
5
总被引数(次)
27049
相关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英文译名:the National Natural Science Foundation of China
官方网址:http://www.nsfc.gov.cn/
项目类型:青年科学基金项目(面上项目)
学科类型:数理科学
论文1v1指导